因為改變,必然會觸及許許多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會損害他們的利益!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他們代表的就是大勢!
面對如此大勢,我該如果去做,如何去改變?”張俊平的話很低沉,即像是在向眾學子,先生講述自己的理想,又像是在自我剖析。
“如果說,粉身碎骨就能改變我想改變的東西,那么我有沒有勇氣,去碰個粉身碎骨?
甚至我有時候在想,難道真的只能像商公一樣,焚身碎骨,才能成功變法?”
顧方,許榮滿目驚訝的看著張俊平,好似第一次認識張俊平。
變法!
這兩個字,像是驚雷一樣,在兩位大儒耳邊炸響。
歷史上,無數人想要改革,想要變法,最成功的無疑就是商鞅變法,但是最終商鞅也死在了自己制定的法律之下。
兩位大儒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山長居然有如此雄心壯志。
此時才恍然,之前張俊平在開封府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改變,或者說為了變革在進行的試探。
真正令顧方兩人心服的是,張俊平想要變革,但是并沒有利用自己的圣寵,盲目的去改變什么,而是小心翼翼的一次次試探。
“山長……”
“呵呵,兩位先生,不用驚慌!
你我相處也有幾個月了,我不是莽撞人!
我很惜命,做不出粉身碎骨渾不怕,但留清名在人間的壯舉!
我剛剛只是看到這百丈瀑布的一些感慨!
我一直在想的是,難道大勢真的不可改?”張俊平看著面露驚色的顧方和許榮,笑著說道。
“學生顧方(許榮)見過山長,今日方知山長之志!
實在是令我等心折!
山長的報復,我等雖才疏學淺,但是也愿盡我等之綿薄之力,助山長一臂之力!”顧方和許榮對著張俊平深深一鞠躬。
張俊平無意中說出來的理想報復,以及之前的行為,折服了兩位大儒,準備全心全意的輔佐張俊平。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張俊平的變革不是那種盲目的變革,而是在一次次的試探,在充分保存自己的前提下,進行的一次次嘗試。
換句話說,張俊平的變革不是那種直接和大勢對碰,而是因勢利導,循序漸進的變革。
這樣一來,變革的風險降到了最低,也讓他們看到了一絲絲成功的希望。
顧方,許榮作為大儒名士,卻沒有進朝為官,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他們都是理想主義者,有自己的堅持。
但是,在長久的堅持中,在紅塵的歷練下,在和浩蕩大勢的一次次碰撞中,兩人的理想雖然沒有泯滅,但是已經多了許多的圓滑。
世事練達即文章。
社會的錘煉,讓兩人看明白了很多事情的本質。
就在兩人即將無奈中選擇和光同塵之際,遇到了張俊平,此時被張俊平的一席話,震動了心神。
才有了剛才的投效。
“多謝兩位先生,我不敢向兩位先生承諾什么!
但是我愿意和先生一起,去探索,去嘗試改變一些東西!
讓這個社會,讓我大宋變得更加繁榮富強!”張俊平笑著把顧方和許榮攙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