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縣衙點完卯,劉道杰主動找到張俊平。
“聽周都頭說,知縣,想要在五爪山峽谷修建水庫,然后挖渠引水灌地洗演?”
“是有這個想法!
不過,這件事關系重大,不可操之過急!”張俊平笑著點點頭,他的一些想法從來沒有對下面的人隱瞞。
軍旅出身的張俊平,不喜歡搞那些故作深沉的事情,說話說一半留一半,讓下屬去猜。
說一半留一半,那是文官的套路。
軍隊里,要的就是指令明確,從來不會這么搞,好家伙,你下達一個任務,任務內容還要部下去猜?
那真是嫌死的慢了。
“我把知縣的想法和李員外他們提了一下,李員外對知縣的想法非常的支持,都說這是造福桑梓的大好事!
愿意出錢出力,幫助知縣完成這一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哦?沒想到李員外他們居然有如此遠見!
本官之前到是有些小瞧他們了!
等下次有機會,本官一定會親自向他們道謝!”
“不必,不必!知縣修水庫,水渠也是為了牟平縣的百姓!
說句不好聽的話,最終受益還是李員外他們!”劉道杰忙笑著說道。
“嗯!你說的有道理!
本官知道了,只是現在水庫,水渠還在規劃中,還沒有最終完成,等本官規劃完,才能開始修建。”
“知縣什么時候準備施工,只需要招呼一聲,牟平縣上下父老,必定會盡全力支持知縣的壯舉!”
“對了,劉主簿來的正好,我正要喚人去找你!
昨天我不是說要把半山崮改建成半山書院嗎?
這簡單還要擺脫劉主簿,帶人去清理一下,畢竟原來那里是山賊的老窩,里面有一些東西恐怕不太適合出現在書院里!
山賊留下的那些家具也需要全部清洗一遍,我看有些家具上面全是油污。
再看看還缺少什么東西,一塊配置齊全了!
劉主簿可以帶著兩位先生同去,如何布置書院,可以征求一下他們的意見!”
“是!下官這就去辦!”劉道杰答應一聲轉身離開后堂。
把籌備書院的事情交給主簿劉道杰,張俊平也離開了縣衙。
來到軍營。
軍營里,那四十多么,殺過人但是沒有做過奸**孺的山賊,已經被打上了烙印。
也就是刺字。
現在,廂軍現在有了五百多人。
按照張俊平的要求,三十歲以下的單獨變成一都,一共是三百二十五人。
少了點,但是也能湊合著用了。
至于三十歲以上的,四十歲以下的,全部歸到后勤,負責生火做飯,運送補給。
四十歲以上的,張俊平也沒有開革,畢竟人家都已經當了快一輩子的兵了。
張俊平安排他們負責清理軍營為生,喂養戰馬等雜物。
廂軍,在北宋說是地方部隊,其實就是雜役兵,主要任務是筑城、制作兵器、修路建橋、運糧墾荒以及官員的侍衛、迎送等.一般無訓練、作戰任務。
但,那不是張俊平想要的廂兵。
張俊平目前手里唯一的部隊就是一營廂軍,一營鄉兵。
他怎么舍得讓他們去干雜役。
在昨天的奏章里,張俊平就已經保舉張鳴擔任牟平縣縣尉。
七個小隊,只留下三個小隊作為親兵,其他的四個小隊全部打散編進廂軍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