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壽雖然悟出了因果雛形,但距離真正凝練因果,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其中需要不斷豐富他對因果的感悟和掌控。
對于這一點楊壽并不擔心,因為這個世界在不斷演化關乎因果的感悟。
三個大儒的誕生便是明證,日后將有源源不斷的感悟出現。
楊壽只需要學習吸收即可。
他現在關心的是,自己的因果之道。
在明悟了因果的本質后,楊壽結合輪回本源,同樣對因果做出了界限,分為小因果和大因果。
一個人,若是能夠收束自身因果,把握己身,繼而進階到看透他人因果,撥弄因果,推演古今未來,僅僅是小因果。
而大因果,則是掌握諸天萬界,無盡寰宇的生靈因果。
前者掌控的僅僅是涉及了他的那些生靈的因果,由他界定那些生靈的善惡,區分因果,而后者,乃是諸天萬界規則的制定者。
小因果只能處理涉及了己身的那些生靈的因果,而大因果……則是天地萬物,無物不可推演擺弄。
輪回之道是利用無盡變量來改變生靈軌跡,而因果大道,則是通過因果來制訂生靈秩序。
輪回偏向的是變化,而因果……偏向的是固定,是秩序!
這是這兩條大道截然不同的方向!
“所以我還任重道遠啊……”
身處人心劫中,楊壽感到亞歷山大。
他的輪回之體……并未悟出大輪回本源,但因果不弱于輪回,其中難度,更是不會遜色于當初創世本源的凝練。
當初他九死一生,方從輪回幻境中走出,這一次恐怕會更難。
因為……將涉及眾生因果。
涉及的東西越多,人心劫越恐怖,這是常識。
“不過吸取上一次創世本源人心劫的教訓,這一次,我找到了一條捷徑。”
楊壽半瞇著眼,一邊聽著三個大儒談經論道,講述對于因果的感悟,一邊吸收著他們對因果的理解。
漸漸的,三百年過去了。
他的因果雛形漸漸明朗,愈發成型。
而三百年里,天地間一直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
每一滴小雨都是楊壽對于因果的感悟,隨著雨滴墜落人間。
那些生靈觸碰到了雨滴后,都會生出新的感悟,然后朝著楊壽匯聚而來。
在陸畏果身上,隨著因果本源即將成型,他的氣息也愈發趨近于小布。
看這樣子,因果本源真正凝練完成之日,就是小布復蘇之時。
“照這個趨勢,最多十年,因果本源便將凝練完成,而小布一蘇醒,這個世界就將消失。”
楊壽沉吟著,喚來了三個大儒,做出了一個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決定。
他將自己感悟出的因果大道,平分給了三人!
“此乃為師關乎因果的三大感悟,一分為三,你三人需勤加苦修,不可懈怠。”
這三人其實都是小布寄身,又拜了自己為師,楊壽自稱為師也不算錯。
同時,為了讓小布蘇醒緩慢一些,他更是直接放棄了只差一步之遙的因果本源。
這個本源再好,終究不是大因果本源,無法涉及那些……與自己無關之人的因果。
并非他所想要的。
小因果,恐怕還對抗不了黑霧之主,藍衣人以及上界之主。
唯有超脫了個人,能掌控任意生靈因果的大因果,才能極大增強楊壽的戰斗力。
而在失去了因果本源,楊壽發現,自己的頭發忽然變得斑白。
同時,他面前的三個大儒,居然變得年輕了起來。
三個少年模樣的人,拄著拐杖跪在自己面前,感覺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