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檔十五碼,在己方十五碼的位置,也就是端區前沿。
這是一檔棘手的進攻,留給進攻方的選擇著實不多,任何一點點的疏忽,不僅可能將球權交給對方,而且還可能直接把對方送進自己的端區前沿,再次丟分就是大概率事件了。最明智的選擇,往前推動一些碼數,尋求一個更好的棄踢位置,放棄這一次的進攻,把工作交給防守組,然后卷土重來。
更何況,現在棕熊隊場上的四分衛可不是佩頓-曼寧。
棕熊隊的進攻隊員們完成列隊,進攻鋒線上的五名球員一字排開,左側是兩名外接手,右側是一名外接手和一名近端鋒,身后還有一名跑衛。在這些隊員之中,約翰和洛根是陸恪最為熟悉的伙伴,跑衛則是今天完成唯一達陣的馬庫斯。
陸恪站在了中鋒的身后,視線余光瞥了瞥場地盡頭的秒表,上面的時間正在倒計時,“十五、十四……”顯示的是他們必須發動進攻的剩余時間;然后視線掃了掃對面特洛伊人隊的防守球員們。
他認識他們,但他們不認識他。輕視,在所難免,但這可不是訓練賽,他們還是打起了精神,集中注意力,試圖完成這檔防守,將比賽的優勢延續下去。
陸恪可以選擇長傳,就好像當初訓練賽時一樣,攻其不備,閃亮登場。
但,現在的情況卻不同,這不是比賽的開端,而是三檔十五碼,進攻組的局面十分不利。如果想要完成這檔進攻的目標,那么長傳確實是最佳選擇,但對方的防守隊員呢?
站在防守組的立場上,他們一方面肯定是以防守地面進攻為主,阻止進攻隊員尋求更好的棄踢位置;另一方面也會留下余地,防備任何潛在的偷襲可能,尤其是長傳,甚至可能就在等著長傳。
所以,陸恪不能冒險,在現在這個進攻起始位置,一點點疏忽和紕漏,對方完成抄截的話,情況就不堪設想。訓練賽時是開場,他可以負擔起長傳失敗的后果;現在的正式比賽,他卻不能,尤其是他想要贏得這場比賽勝利的情況下。
“比賽任務:
在NCAA正式比賽之中完成第一次傳球;任務要求:無;任務獎勵:基礎點數+1。
在NCAA正式比賽之中完成第一次達陣;任務要求:無;任務獎勵:基礎點數+1。
在NCAA正式比賽之中完成達陣;任務要求:無;任務獎勵:每次達陣基礎點數+1。
在NCAA正式比賽之中完成傳球碼數;任務要求:至少完成七十五碼傳球;任務獎勵:基礎點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