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如此,陸恪還是打起精神來,挺直了腰桿,中氣十足地完成了自我介紹之后,在正前方的沙發落座,目光平視地迎向了四位面試官的打量。
坐在左手邊的應該是球隊的進攻組教練凱爾-沙納漢(Kyle-Shanahan)和防守組教練吉姆-哈斯雷特(Jim-Haslett),坐在右手邊的則是主教練邁克-沙納漢(Mike-Shanahan),而坐在正前方的就是球隊經理布魯斯-艾倫(Bruce-Allen)。
值得一提的是,布魯斯-艾倫同時還是紅皮隊的執行總裁;而邁克-沙納漢則是凱爾-沙納漢的父親。
“感謝前來參加紅皮隊的約談。”說話的是布魯斯。
作為球隊經理,掌握整個球隊所有人員的生殺大權,直接向老板負責,絕對是球隊的最直接管理人員。不過,有的球隊經理喜歡放權,愿意選擇信任球隊主教練;而有的球隊經理則喜歡掌控全局,事必躬親。布魯斯看起來應該是后者。
“經歷了漫長一天的約談,我們都已經疲倦了,那么就放松下來,簡單聊聊吧。”布魯斯臉上帶著和藹友善的笑容,一頭灰白色的短發在發蠟的作用之下,挺拔而昂揚,深邃的視線帶著老謀深算的沉著。
布魯斯似乎真的只是在閑聊,隨意地說道,“你看起來像是一個神秘人物,一直到大四才成為了球隊替補,為什么在此之前,不愿意離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呢?以你的能力,選擇另外一所學校,也許能夠擔綱主力,贏得更多表現機會。”
作為記者,察言觀色是必要技能之一。大學四年,陸恪花費了大量時間在訓練場上,但他終究只是一名陪練,球隊的日常比賽,他完全不用參加——好處就是,他的學業沒有落下,應該完成的實習和實戰也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所以,陸恪可以感受到布魯斯話語里的試探,還有隱藏在眼神背后的掂量。這不稀奇,上位者總是在言談舉止之間,不經意透露出如此姿態。
“如果我說,除了橄欖球之外,我的學業也是非常重要的。這算是一個合格的答案嗎?”陸恪的反問,帶著一絲幽默,讓人不由莞爾。
輕笑之后,陸恪認真地說道,“我的確考慮過轉學,但,因為各種各樣的不同原因,轉學申請并不是那么順利;相反,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我卻漸漸贏得了機會。所以,我選擇了留下。”
雖然沒有直言,但話語之中就隱藏了橄欖球圈子不容忽視的問題:華裔身份。不僅是種族所帶來的隔離,還有身體素質方面的短板。這是雙重的。
相較而言,在東海岸和西海岸的開放地區,民族融合更加密切也更加包容,陸恪確實能夠獲得更多機會——但,兩岸的高校也都更加難以進入,比如哈佛大學,比如斯坦福大學,諸如此類。
布魯斯微微收了收下頜,眼神里流露出了興趣盎然的神色,“我需要你認真地回答我一個問題。勝利對于你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因為,你剛才的話語之中,我沒有聽到相關的信息,似乎橄欖球對于你來說,只是一個業余消遣。”
一擊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