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憑借著一己之力,帶領球隊登上了巔峰,創造了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個時代,四次贏得超級碗,三次榮膺超級碗MVP,兩次獲得常規賽MVP;同時,他還保留著49人的無數四分衛隊史記錄,球隊早早地就退役了他的十六號球衣。
即使在整個聯盟之中,人們提起“史上最佳”的時候,喬-蒙塔納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一員,許多人都將他稱為史上第一四分衛。
但事實上,在1979年的選秀大會之上,喬-蒙塔納卻是一名無人問津的新秀,沒有人看好他的職業前景,無數球探、無數專家、無數教練都在質疑著他的天賦和實力。
一方面是因為他太過瘦弱了,6.2英尺(188厘米)的身高,205磅(93公斤)的體重,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身體對抗;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的手臂力量不足,當年的球探測評之中,一到九分,一分最低,九分最高,他的手臂力量評分僅僅只有六點五,受到了普遍質疑。
在當代,聯盟出臺了大量政策,保護四分衛,現在已經是傳球進攻的時代了,四分衛的身體素質要求已經沒有那么嚴格;但在彼時,跑球進攻大行其道,跑衛才是球隊進攻的重心,相對應地,四分衛的身體素質也需要更加強壯,承受更多的物理對抗。
所以,喬-蒙塔納被認為是一名沒有太多前景的四分衛。在選秀之中,舊金山49人第三輪八十二順位選中了喬。
進入聯盟時,“矮小”、“瘦弱”、“缺乏力量”等關鍵詞,是人們對喬-蒙塔納的印象和定位。但,球探們的判斷又一次錯誤了,三年后,他贏得了自己第一座超級碗。
此時此刻,克里斯提起喬-蒙塔納,不僅僅因為喬帶領著舊金山49人創建了一個王朝,當之無愧的球隊代表四分衛,他的問題也是詢問陸恪,他能否成為49人下一個王朝的締造者;還因為喬和陸恪的無數相似之處:
相對瘦弱的身型,相對遜色的力量,相對糟糕的球探報告;今天在強強對抗之中,帶領球隊又一次取得了勝利。當然,還有上一周比賽之中的“那個接球”,陸恪重現了喬的經典時刻。所有的所有,讓克里斯內心深處的想法生根發芽。
陸恪不由微微愣了愣,完全沒有預料到這樣的提問。
喬-蒙塔納是一名偉大的名人堂球員,甚至是不少球迷內心的歷史最佳,對此,陸恪深信不疑;但喬所活躍的年代,卻不是陸恪熟悉的年代,即使是“那個接球”,他也是從老舊的錄像帶剪輯視頻里看見的。
突然之間,有球迷提起了喬,陸恪腦海里還真是一點反應都沒有。
但對于其他球迷和其他球員來說,意思卻簡單了許多,他們想當然地認為,陸恪帶領球隊取得了三連勝之后,球迷的如此類比,只是在期待著更多勝利而已。于是,球員們都紛紛開始起哄起來,“吼吼,蒙塔納!蒙塔納!蒙塔納!”
一本正經的對話,轉眼之間就變成了惡作劇式的哄鬧,就連球迷們也紛紛加入其中,一個個高舉著拳頭,連聲呼喊起來。
“伙計們,過來,快點!”鮑比-英格拉姆快步小跑了過來,打斷了球員和球迷的慶祝,“斑比,記者們都在等著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