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陸恪現在還是偏輕,但距離最終目標的九十五公斤,已經不遠了。
隨后,陸恪又產生了另外一個疑問。
伴隨著訓練,身體素質正在一點一點的提高,即使緩慢,但提高效果還是可以看得到的;那么,四分衛的相關技術呢?得到系統之后,他的技術選項至今都沒有得到任何提高,全部依靠系統加點,難道,這意味著,他的技術依舊在原地踏步嗎?
沒有自我揣測,陸恪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并且得到了小七的解答。
可以如此理解,得到系統之前,陸恪的身體天賦就達到了天花板,而技術能力卻沒有。
準確來說,每一位球員都是如此,身體天賦只可以觸碰到極限的,達到極限之后,提升就變得無比困難;而技術能力卻不是,跑動路線、移動腳步、傳球控制等等,這都是可以堅持不懈地通過訓練來得到提高的。
進入大學之后,陸恪的身體素質止步不前,但技術能力卻還在成長之中,而且還有大量的成長空間。
系統出現之后,所有技術分項都相對應的數據化,并且擁有了基礎點數的“快速提升通道”。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技術訓練的實際增長幅度,完全無法追趕上基礎點數的快速疊加,在自己的實際技術達到相對應的水平之前,基礎點數就已經快速地完成了量變到質變的提升。
正是因為如此,陸恪在技術分項方面的量變和質變始終體現不出來。也許,經過更加長時間的累積,終究還是會顯現出來的。
之前的身體素質就耗費了將近半年時間,才第一次出現了變化,而陸恪一直把加點的重心放在了技術分項之上,所以實際訓練效果的體現也勢必需要更多時間的累積。
不過,經過這一次爆發之后,身體素質接下來又要進入量變累積的過程,然后期待著下一次的質變爆發。可以肯定的是,力量訓練和瑜伽訓練,只要堅持下去,相關屬性勢必還是會有所增長的;而且提升速度將會比之前一年更加高效。
不管是一個月還是兩個月,亦或者更長的時間,堅持付出就勢必有所回報。陸恪堅定不移地相信著。
“現在我終于明白了那句話的意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百分之一的靈感卻是一切開始的基礎。”陸恪在腦海深處,不由地感嘆到,但僅僅只是片刻而已,過去這一年的經歷和體驗告訴陸恪:
現在,他擁有了這百分之一的靈感,剩下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必須由自己來完成。所以,他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收回注意力,視線落在了屬性面板之上,十七個——不對,十八個基礎點數到底應該如何好好運用呢?
首先,戰術意識,這一項分數已經有了八十二分,在過去這幾周的比賽之中,成為了左右比賽的勝負手,這也再次證明了,在NFL的職業比賽之中,戰術素養的至關重要,即使身體強壯如卡姆-牛頓,在戰術手冊方面的落后,還是無法帶領球隊取得勝利。
于是,陸恪干脆利落地在這一項技術之上繼續投資,一口氣地疊加了八分,眨眼之間就變成了九十分,這也成為了陸恪所有技術之中第一項進入九十分的分項。
完成加點之后,陸恪正準備繼續分配基礎點數時,腦袋卻開始腫脹起來,就好像有人往腦袋里塞入一只大象一般,不知道是從耳朵、鼻孔還是腦干什么地方直接塞進來,但大腦就開始變得無比擁擠起來,仿佛隨時都要爆炸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