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恪拍了拍吉恩的肩膀,半開玩笑地說道,“我就要喘不過氣來了,雖然我不確定你的女朋友是不是會吃醋,但如果缺氧的話,我接下來就沒有辦法傳球了。”
一個打趣的調侃,吉恩頓時歡快地大笑了起來,松開了懷抱,再次拍了拍陸恪的肩膀,“那可不行,我還在期待著第二個達陣呢。”
“那接下來,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現在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讓開場地,大衛已經等待得不耐煩了。”陸恪笑呵呵地說道,帶領著進攻組的小伙伴們走下了球場,將表現機會留給了大衛-阿肯斯所帶領的特勤組。
目標任務。
在今天的開球之前,系統頒布了一個全新的任務種類,目標任務,需要指定兩名接球目標,在常規賽結束之前,分別完成十五個達陣和十個達陣。
陸恪暫時沒有時間細細地研究目標任務的來龍去脈,但他也知道任務的艱難和重要,所以沒有深入細究,在上場之前,快速地決定了兩個傳球目標。
目前舊金山49人隊伍之中,外接手四名、近端鋒四名、跑衛四名,在吉姆-哈勃的西海岸進攻體系之中,采用雙近端鋒的戰術掩護是十分常見的,所以相對而言,近端鋒的儲備比較充足;不過,真正位于核心接球團隊的,只有五名球員,三名外接手和兩名近端鋒。
在近端鋒之中,陸恪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洛根-紐曼,配合默契是一方面,紐曼的接球風格和路線風格也比較符合陸恪的傳球習慣;而在外接手之中,陸恪經過了短暫的思考,最后選擇了泰德-吉恩。
邁克爾-克拉布特里是一個大外接,類似于重型武器,短傳和中傳的站樁式接球為主,長遠打擊能力方面則不是最好選擇;凱爾-威廉姆斯則各個方面相對比較平均,每一項指標都不錯,卻都不能算是頂尖,而且還有黃油手的毛病。
整體來說,吉恩的速度優勢無疑是一把利劍,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速度達到極致的情況下,吉恩的輕巧靈活與陸恪的長傳能力無疑是最佳的搭檔;除此之外,吉恩的接球手感也頗為不俗,至少在黑人球員之中,已經屬于上流水準了。
唯一遺憾的就是,吉恩的跑動路線還是不夠豐富多樣,戰術手冊方面還需要繼續學習。不過瑕不掩瑜,未來可以慢慢成長——戰術總是可以學習的。所以,陸恪選擇了吉恩。
剛才這兩次接球之中,吉恩回報了陸恪的信任。首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