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冰浴之中,陸恪還忍不住和旁邊的布恩調侃著,“如果現在阿爾東過來泡冰浴,估計冰塊融化的速度都比較快,獸血沸騰,完完全全就是獸血沸騰。”
惹得布恩和其他隊友們紛紛狂笑不已。
好不容易亢奮的情緒漸漸安靜下來,陸恪這才有時間檢驗本場比賽的收獲。
事實上,本場比賽正式開始之前,比賽任務和特殊任務隱隱就指引出了一個方向,但比賽實際過程中,對抗的激烈程度和困難程度還是超出了想象,這也讓陸恪更加深刻地意識到,系統不是萬能的——
因為球場之上對壘的雙方都是人,每一個人就是一個不確定因素,雙方比賽過程中在場的二十二名球員就是二十二個不確定因素,這也使得比賽有著無數種潛在的可能走向,系統所能夠提供的只是一個方向性的指引,實際操作中還是需要陸恪自己來完成比賽。
“比賽任務:
在正式比賽之中完成傳球達陣;任務要求:無;任務獎勵:每次達陣基礎點數+1。
在上半場比賽之中完成指定區域傳球;任務要求:左右兩側區域傳球使用率必須達到百分之四十或者以上;任務獎勵:基礎點數+1。
在上半場比賽之中有效控制傳球失誤;任務要求:抄截數小于或者等于二;任務獎勵:基礎點數+1。
在上半場比賽之中有效控制傳跑平衡;任務要求:跑球比例必須等于或大于百分之二十;任務獎勵:基礎點數+1。
在第四節比賽之中有效控制比賽時間;任務要求:每一波進攻必須至少完成一次或一次以上首攻轉換;任務獎勵:基礎點數+1。
在正式比賽之中取得勝利;任務要求:無;任務獎勵:基礎點數+3。”
上述就是全部的比賽任務了,可以看得出來,系統強調著左右兩翼的進攻戰術,中間地帶反而是陷阱;從兩名頂尖角衛方向取得正面突破,這才是贏得比賽勝利的爭取方法,否則只是瞄準了中間地帶的空檔傳球,不僅會陷入芝加哥熊的防守陷阱之中,而且進攻戰術將越來越束手束腳,無法打開局面。
但同時,左右兩翼的進攻戰術之中,還是必須有效減少失誤,以跑球來分擔傳球的壓力——自然而然地,跑球能夠在中央地帶贏得更多推進的空檔,當然,前提是,進攻鋒線能夠完成自己的開路任務。
最后到第四節比賽的時候,達陣或者任意球不是重點,減少失誤才是,以穩扎穩打的進攻消耗比賽時間,避免像新秀賽季一樣不斷地挑戰冒險傳球,整個比賽大起大落,刺激倒是刺激了,但觀眾的心臟也必須經受更多考驗。
除了比賽任務之外,還有一個特殊任務,在比賽正式開始之前就跳出來了。
“特殊任務:聯盟最佳的正面交鋒。
任務說明:查爾斯-提爾曼,2012賽季聯盟目前為止唯一一位兩次贏得周最佳的防守組球員,同時還是司職角衛,與外接手短兵相接、與四分衛正面博弈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