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至少,進攻鋒線攔截住了第一波沖擊,沒有徹底支離破碎。
這就為陸恪贏得了一絲喘息空間。
陸恪完成后撤步調整之后,轉過身面向左側,抬起右手就朝著短傳區域做出了傳球動作,目標赫然是——
馬庫斯-林奇!
本來站在陸恪身側并肩而立的馬庫斯,開球瞬間就沿著自己的左手方向跑出了一個小斜線,不是槽位接球,而是朝著邊線區域快速突破,更像是克拉布特里平常會跑動的路線,如此路線頓時就讓巴爾的摩烏鴉防守組嗅到了危險氣息,因為舊金山49人現在就需要快速傳球、快速出界,將整個進攻節奏提升起來,就如同無聚商進攻一般。
但電光火石之間,防守前線根本來不及調整自己的腳步和重心,僅僅只是視線余光與大腦意識發生了偏移而已,身體依舊保持了前沖的勢頭;不過,或多或少地,他們的沖擊勢頭還是受到了影響。
原因很簡單,如果陸恪真的短傳找到了馬庫斯,那么防守組幾乎是沒有還手之力的:四名二線防守球員一一對應四名接球球員,而前線七名球員全部孤注一擲地投入四分衛沖傳,這意味著馬庫斯就是無人防守的球員。
當然,這也是巴爾的摩烏鴉防守組希望看到的局面,迫使陸恪選擇短傳,不斷消耗時間;又或者是在長傳中手忙腳亂,影響長傳準度。但現在陸恪選擇了短傳,他們就必須及時掐斷馬庫斯的前沖勢頭,否則馬庫斯也具備了一鼓作氣沖入端區的能力,絕對不是開玩笑而已。
故而,防守前線的身體動作沒有變化,但注意力卻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影響。如果可以的話,第一波沖傳結束之后,他們就需要快速協防馬庫斯才行。
陸恪抬起右手重重一揮,卻沒有將橄欖球傳送出去,而是順著右臂的慣性將整個身體帶動,原地完成了一個兩百七十度轉圈,從面對左側到面對右側,腳步就已經完成了調整,同時就抬起右手準備再次傳球。
剛剛那是一次假動作!
而就在此時,口袋就被沖撞了開來,率先失去位置的是右側,安東尼-戴維斯和艾利克斯-布恩面對著對方三名球員的聯手沖撞,能夠頂住第一波沖擊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然后就可以看到三名防守球員推搡著兩名進攻鋒線球員,如同推到城堡的墻壁一般,入侵口袋。
陸恪才完成轉身,然后迎面就看到了防守端鋒亞瑟-瓊斯和外線衛特瑞爾-薩格斯的身影,以十倍加速的姿態朝著自己沖撞了過來。
陸恪當機立斷就選擇了轉身逃跑。
沒有“絕對步伐”,沒有“子彈時間”,陸恪現在已經沒有特殊技能了,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只能依靠自己的雙腿,但他依舊選擇了如此大膽而冒險的戰術,絕對堪稱是膽大包天——
因為這一波進攻,陸恪將選擇傳球!而傳球的前提是,以自己為誘餌,將防守前線吸引上來,就如同屏風短傳一般。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