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鮑爾卻沒有注意到,不知不覺中,他們的腳步已經來到了紅區邊緣。
剛剛依靠著馬庫斯的地面推進,舊金山49人就已經來到了對方半場的三十四碼線之上,其實端區已經在陸恪的射程范圍了,只是過去三周時間里,陸恪還是堅持以短傳和中傳來打開局面,地面進攻比例直線上升,長傳的嘗試次數都有限,更不要說超過三十碼的大碼數了。
開球之后,吉恩的腳步變化多端,但其實始終在有條不紊地持續推進,一來,他的速度沒有完全提升起來;二來,持續變化保證了鮑爾絲毫不能走神,這也就使得鮑爾沒有察覺到吉恩的腳步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靠近了紅區。
吉恩卻時時刻刻注意著。
當腳步切入十五碼線的時候,吉恩突然發力,以一個錯位的晃動,幾乎是貼著鮑爾的臉頰,擦肩而過,然后把速度瞬間釋放,不過是一個眨眼的時間,吉恩就已經直接把鮑爾甩開了兩個身位有余。
鮑爾的條件反射已經非常迅速了,下意識地就開始朝著吉恩的身影撲了過去,但他完全沒有想到如此變化,整個飛撲的動作還是慢了半拍,只是撲到了一片灰塵,然后就踉踉蹌蹌地追著吉恩的腳步前沖。
吉恩沒有給鮑爾留下任何機會。
突然發力、突然爆沖、突然釋放,吉恩將自己的短程速度爆發力全部迸發出來,積蓄了六周的能量、等待了六周的時間,全部都在此刻找到了宣泄口,甚至因為太過激動,以至于肌肉開始啪啪作響、隱隱作痛,但吉恩卻毫不在乎,速度居然還在持續提升。
狂風!
暴風!
疾風!
吉恩再次感受到了“風之子”的召喚,整個人就徹底融入到了那一股大風之中,五碼!十碼!短短十碼距離瞬間完成,真正做到了縮地成寸的視覺驚人效果——鮑爾一絲一毫的機會都沒有,不要說追趕上了,兩個人的距離還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持續拉大,鮑爾只能跟在后面吃灰塵。
如果以純粹速度來說,吉恩在聯盟歷史上甚至無法躋身前五十名,但橄欖球比賽從來都不是短跑賽場,速度必須和跑動路線、戰機捕捉等等結合起來;而在現役球員之中,深遠區域路線跑動的絕對速度優勢,吉恩絕對可以躋身前五名——
盡管受制于身材的正面對抗能力、肌肉的瞬間爆發能力等等,他無法和綠灣包裝工的喬迪-尼爾森、丹佛野馬的埃里克-德克爾(Eric-Decker)相媲美,但置身于舊金山的西海岸進攻體系里,他的能力卻被發揮到了最大。
在這片領域,能夠完全鎖死吉恩的角衛屈指可數,可以肯定的是,杰克遜維爾美洲虎的防守組陣中不存在。
吉恩把速度完全爆發出來之后,卻依舊沒有丟失理智,腳步切入五碼線之后,速度和節奏就切入了控制模式,側過身,抬起頭看向了天空,然后就看到了劃出一道優美弧線的橄欖球——
旋轉、速度、弧線、角度。
堪稱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