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灣包裝工的兩名替補四分衛馬特-弗林(Matt-Flynn)和斯科特-托爾辛競爭上崗——本賽季從舊金山49人轉會前往綠灣包裝工的托爾辛再次贏得了首發的機會。
托爾辛首發對陣費城老鷹和紐約巨人,遭遇兩連敗;弗林首發對陣明尼蘇達維京人和底特律雄獅,一平一負,其中常規賽第十二周對陣明尼蘇達維京人的平局是綠灣包裝工自1987年以來的第一次。
羅杰斯受傷之后,綠灣包裝工遭遇了五場不勝。
但弗林還是站穩了首發位置,隨后連續擊敗了亞特蘭大獵鷹和達拉斯牛仔——最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兩場比賽綠灣包裝工都只是以一分險勝;而后又輸給了匹茲堡鋼人,這也使得球隊的賽季戰績來到了七勝七負一平,最后賽季生死戰將再次面對芝加哥熊。
幸運的是,羅杰斯回歸了!
僅僅休息了不到兩個月時間,羅杰斯就如同鐵血戰士般,戰勝了所有不可能,再次站在了球場之上;同樣回歸的還有蘭道爾-科布——常規賽第六周小腿骨折之后,終于在最后一場比賽回到了隊伍之中。
生死決戰再次對陣死敵芝加哥熊,羅杰斯的狀態遠遠沒有恢復,手感只能說是一般,全場比賽39傳25中,傳出318碼,斬獲兩記達陣,卻伴隨著兩次抄截,四分衛評分84.6,PFF評分1.1,距離巔峰狀態相去甚遠,但羅杰斯依舊在關鍵時刻展現出了精英四分衛的大心臟。
距離全場比賽結束還有不到一分鐘時間,以“28:27”處于落后的綠灣包裝工,面對這一波進攻中的第三次四檔轉換——站在四十八碼線上的四檔八碼困局,羅杰斯卻以一記四十八碼的萬福瑪麗找到了蘭道爾-科布,第三次完成了四檔轉換,并且以“28:33”的比分反超了比分;隨后伴隨著芝加哥熊的四分衛杰伊-卡特勒(Jay-Culter)的萬福瑪麗嘗試被抄截,這也使得綠灣包裝工壓哨殺入季后賽行列。
事實上,兩支球隊的緣分又何止是如此呢?
2011賽季,身為衛冕冠軍的綠灣包裝工打出了十五勝一負的超強戰績,卻在分區賽中意外輸給了紐約巨人,錯過了與舊金山49人會師國聯決賽的約定,“羅杰斯VS陸恪”這組未來精英四分衛的對決也就沒有能夠成行。
2012賽季,常規賽第一周,綠灣包裝工坐鎮藍堡球場迎戰舊金山49人,兩支球隊奉獻了一場精彩對決,“33:36”,舊金山49人笑到了最后;但季后賽之中,綠灣包裝工卻陰差陽錯地輸給亞特蘭大獵鷹,再次錯過了與舊金山49人在國聯決賽對決的機會。
然后就是2013賽季,又是常規賽第一周,但這次對決場地來到了燭臺球場,同樣是舊金山49人贏下了比賽;而季后賽的強強對決終于在期待了又期待之中即將上演,遺憾的是,兩支球隊都正在遭受著嚴重的傷病困擾,同時對決舞臺也不是國聯決賽,而是外卡賽,這無疑為雙方的對決削弱了不少光芒。
之前就提過,舊金山49人和綠灣包裝工是過去三個賽季以來表現最為穩定也最為出色的國聯隊伍——同樣,過去三個賽季的超級碗冠軍也全部都屬于國聯:2010年的綠灣包裝工、2011年的紐約巨人、2012年的舊金山49人,這也意味著,這兩支球隊的上升曲線契合在了一起,在實力最為強勁的巔峰時期形成正面碰撞,這無疑是火花四溢的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