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
瞬間,舊金山49人的四大接球點全部都朝著同一個方向移動:左翼!不是多線路進攻布局的右翼,而是左翼!
本來就位列左翼內側的克拉布特里朝著左側跑出了一個小斜線,沿著三十度角放射線的方向沖向邊線。
從右翼轉移過來左翼的吉恩繞了一個小小的拐彎弧線,落后在克拉布特里身后,沿著槽位外側的線路前進。
本來站在右翼縱向最后一個位置的博爾丁則繞道而行,從陸恪和馬庫斯的身后,快速橫向移動沖向左翼。
就連停留在右翼最前列的洛根也不例外,一個短程加速前沖,剛剛沖出三碼左右,就朝著左側斜線三十度的方向快速沖刺,似乎正在朝著吉恩的交接點方向全速前進,如同推倒大廈的最后一股力量,把丹佛野馬的整個防守陣型全部推向了同一個方向。
丹佛野馬防守組的短傳區域頓時風聲鶴唳!
最關鍵的核心還是陸恪,一個腳步調整就朝著吉恩的方向快速做出了傳球動作,但就在傳球即將出手的瞬間卻控制住了身體,逆時針轉動,朝著出現在自己身后的博爾丁伸出了右手,做出了交遞動作。
此時,除了對位盯防博爾丁的外線衛內特-厄文之外,其他防守球員這才意識到了整個進攻陣型都正在朝著同一側傾斜,而吉恩、克拉布特里和洛根全部都是開路先鋒,真正的進攻球員應該是博爾丁。
呼啦啦!呼啦啦!
所有線衛、角衛和安全衛全部都朝著同一個方向移動重心,視線牢牢鎖定了陸恪與博爾丁的交接。
但因為兩條鋒線互相糾纏,影響了防守球員的判斷視野,他們沒有辦法準確地捕捉到那些動作細節,只能注意到博爾丁全速沖刺的動作;同時還觀察到了陸恪繼續逆時針轉動之后,做出了一個傳球動作——
等等!到底是博爾丁沖球?還是陸恪傳球?
因為意外太多掩護太多,以至于防守球員現在滿頭都是問號,有些應接不暇,而且所有一切都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反應速度完全跟不上,然后博爾丁就沖出了鋒線糾結的范圍,他們這才注意到博爾丁手中沒有橄欖球。
該死!
完全上當!
橄欖球在哪里?那個見鬼的橄欖球到底在哪里?防守球員已經徹底分辨不清楚東西南北,甚至找不到橄欖球的影子。
……
“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