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瓜?胡人!”太子想到父王憤怒的原因,但是反應遲鈍,又畏懼將軍,不敢辯解,怕說的越多,錯的越多。
“主上,太子昨夜偶感風寒,帶病面圣請安,言語失敬實屬情有可原。”中書令急忙為太子開脫。
“昨夜臣為太子講道,太子癡迷不覺竟到深夜,風寒入體強行支撐,今早中書令聽聞太子咳嗽,抱怨臣不知深淺。”
右仆射防止將軍質問中書令為何會知道昨夜的事情,提前為他們兩人鋪墊。
將軍立刻關切地提議:“宮中巫醫剛送了早藥,何不讓他們給太子治療一番。”
太子假裝咳嗽的聲音即刻停止,頭上的汗滴落脖頸。
趙王心里清楚,用眼色讓中書令破局。
中書令立刻附和道:“主上,太子身體要緊,可先行回宮安養。”
“準!”趙王氣勢威嚴,“都退下吧!”
高大肥胖的將軍和太子一起出去,像個巨人提著一根菜苗,太子的氣場完全無法發揮。
“主上,臣有憂患。”
“右仆射,你有何患?”
“將軍把持軍中大權,征伐斷斬雖然呈報主上,但行軍打仗全在將軍,太子若要即位,不得不除去這心頭大患。”
“主上,臣也有憂患。”
“中書令,你有何患?”
“太子已經省查決斷尚書奏章,但中常侍把持判治結果,權力已經超過君主和丞相,不得不防。”
趙王攥緊拳頭,心里痛罵他們逼迫自己退位,殊不知他自己的身體已經快要油盡燈枯,這些人是為了趙國的安危。
“將軍是我看著長大的,傲慢無禮,卻心無城府,忠心不假,無需過慮,中常侍教育太子治國,亦不必多心。”
右仆射還欲再勸說,中書令抱拳告退,兩人結伴離開。
趙王心有不滿,加上將軍早上的一番謀殺父親即位的言語,對太子的猜忌愈發嚴重。
心情抑郁,病情加重,趙王日日臥床不起,宮內宮外流言紛紛。
將軍聽從易浩的建議,買通司馬進入禁軍矯詔,命令群臣一概不得入內。
中常侍察覺異常,立馬從趙國逃走,將軍不費吹灰之力把持朝政。
太子一言一行都被禁軍監視,隨時匯報給將軍,一點自由也沒有。
趙王垂危,留下遺命,讓將軍扶持太子。
“你們兄弟當互相扶持,絕不可學習司馬氏,周公吐脯天下歸心,切記,切記,莫要為后世留下話柄。”
將軍奉遺命扶持太子,立馬讓世子帶兵入宮,同時派人劫持太子即位,收押右仆射和中書令。
易浩不希望制造太多殺戮,暗中放風提醒文武百官,他們這才反應過來紛紛逃散。
太子恐懼萬分,日思夜想,唯有讓位給將軍才能活命。
“將軍威儀子民歸順,趙王之位理應給將軍。”
“君王去世,太子即位,理所應當。”
太子流下眼淚,堅決辭讓,不肯做趙王。
“太子如果不能勝任,天下人自有公道,哪能未成事先議論的道理。”
將軍的怒氣讓太子不敢反抗,顫抖著登上王位,殿前幾乎沒有大臣,全是將軍的心腹。
“今日太子即位,大赦天下!”
將軍把往日自己的人馬從牢獄中救出來,立刻殺死右仆射和中書令,連夜把趙王的尸首扔出宮外,埋在亂葬崗里。
太子敢怒不敢言,明明知道父王尸骨無存,卻還是乖乖備好儀仗隊,假裝把趙王葬在帝陵。
趙國不肯歸順將軍的王子們,派遣使者暗中前往晉國,朝廷的援兵未到,將軍已經把他們全部殺光。
易浩再次進入宮中,趙王對他很是忌憚。
“你想做什么?”
“報仇!”
“芊眠你已經帶走了,我們之間沒有仇恨。”
“若不是你癡纏,芊眠不會死。”
“你不能怪我,要怪就怪世子,是他們害死芊眠,你找他們復仇去。”
“放心,他們也快了。”
“什么意思?”
“我要你封賞將軍。”
“他來做趙王都行,只要保我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