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張桂珍那一邊,也有了新情況。
張家白發老太太很是有心眼,李秋喜自然不會主動再去與張家老太太籌謀相關事宜,有老太太一手操持,李秋喜太放心了,這個時候,她還是第一次對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心生敬佩與詫異。
老太太嘴里的那個表侄叫崔楓,人是清清瘦瘦的一個,戴著一副近視眼鏡,五官長的周正清秀,文質彬彬的樣子,打眼一看這個人就干凈,像剛從水里撈出來的似的,散發著城里面養尊處優的氣質,雖然沒有一股風就能吹倒的擔心,別看是個男兒身,倒能輕易激起人們的一種保護欲。
崔楓先是到李秋喜家打了個照面,禮數一點不差,手里提著大包小包,全是城里面的時興物品,孝敬給周向豪父母,還給周家所有小孩子們帶了一大堆玩具,當然,對小棉襖的那份也有,不過,給小棉襖的別的孩子差不多,沒有特別突出。
李秋喜在背后跟周向豪夸贊崔楓懂事,周向豪雖然打心里面不討厭這個崔楓,但是他仍是沒大有興致發表評論,畢竟是自己的前弟妹要說給外姓男子了,他弟弟不歡喜,本來嘛,張桂珍跟弟弟挺好個家......可是到底是弟弟理虧,因此他也不能表現的太不高興。
崔楓沒什么事,滿村子亂逛,開始老太太帶著他往外溜達,逢人老太太就跟人說這是自己的表侄兒,放假了沒啥事,來看我老太婆,還沒說親呢,各位街坊幫忙長著眼,老婆子先謝謝了。
后來,老太太不好天天帶著侄子出來轉悠,就把這活委派給了老張的三個兒子,這三個小子卻淘的很,又不解什么風情,總把崔楓往山上帶,今天掏鳥,明天打冰溜兒,崔楓很是無耐的跟著這三個小子出去了兩天,實在扛不了冰冷山風的吹打,說什么再也不往走了。
周向英把這個表弟很是當回事,看他認真教孩子們寫作業的樣子,打心眼里覺得讀書多了真好,她再也不忍心讓崔楓跟著孩子們上山風吹雨打,就提議讓他跟著她們家老張出去,給各家收菜收家畜。
老張老早不沒想到這個,只不過這兩天沒什么活,剛收完了一批,不可能再去收了,不過這倒給張家白發老太太提了個醒,老張太太說自己兒子,你就去搞搞視察,帶著小楓挨家大棚溜溜,也不用遠了,就在咱們西崗溜就行,挨家的溜,聽沒啊?
老張和周向英都不知道老太太,甚至崔楓自己都不知道老太太的彎彎繞,但聽老太太把話說到這樣子,差不多明白老太太急于給表侄說媳婦兒,周向英也就順勢催了老張走一趟。
老張樂樂呵呵的去了,心想,甲王鎮是牛,把個正經城里人都弄到鄉下來了,不過他沒直說。
老張拍著崔楓的肩膀,笑道:“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帶你轉是轉了,不過,這眼你得自己長,棚里棚外的,看好了哪家姑娘,你自己做好記號,別回頭你表姑有心幫你問,你愣是想不起來哪個是哪個......哈哈哈!”
“表哥你就笑話我吧!”崔楓不好意思的扶了扶眼鏡,道:“我這眼鏡戴著呢,四只眼,比你們常人多一雙眼呢,你就放心吧!”
兩人走到張桂珍家的大棚前,老張停住了腳步,面露猶豫,崔楓問道:“表哥,怎么了?”
“這家,進不進呢?”老張自言自語道。
“這家什么情況?”崔楓問道。
“這家吧,大棚只有一個女主人,剛跟丈夫離婚,帶著個女娃子,而且她這棚里吧,除了半大老婆子就是半大老頭子,這不是嘛,那會兒,這家男人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這家女主人一氣之下,就把棚里的所有青年男女全開了,全部換成了四五十歲的老婆子老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