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到貴族大臣,下到平民,他們手握著債券,第一次感覺到了一種參與感和歸屬感,這種感覺以往只會在家族和家庭中才會出現。
看吶,這條路有我一份,等以后投入運行了,我有分紅。
這家海運貿易公司和港口碼頭有我的投資,以后船隊停靠以及貨物進出口,有我的一份紅利。
胡老板拼命想要打破“家族才是首位”的固有觀念,而現在他也成功了,見效了。
他讓王國各階層都親身參與到了王國建設之中,如同建設他們自己的家一般,看著高速發展的王國各地,每個人都會產生一種歸屬感和自豪感。
國是大家,家族和家庭是小家,巴托尼亞人這個概念第一次有種超越家族觀念的勢頭。
“各家的老人就是王國的長輩,流落街頭的孤兒就是王國的孩子,你們養不起,那就宮廷來養。”
民心史無前例的凝聚,王國內僅剩的幾個分封領主,他們徒然發現,詛咒堡行省的成功之路已經再也無法被復制了,因為軍事力量已經完全集中在宮廷手中,民心也在疾速向著宮廷靠攏,經濟更是牢牢抓在宮廷議會手里。
當軍事,經濟,人心,這三個方面都失去了之后,分封領主又還剩下什么資本呢?
拉姆斯*波頓這個新國王在潛移默化地進行集權制,他在一步步削弱分封領主以及地方總督的權力,等到反應過來,已經發現無可奈何了,只得乖乖接受,上書謝恩。
“我們是巴托尼亞人,任何分裂與獨立都是不可饒恕的惡行,對于離心離德的地方總督和分封領主,民眾們要自發舉報,集體反抗,巴托尼亞王國的土地一寸也不能少,心要永遠跟著宮廷走,跟著國王走。”
隨著國王陛下要求平民區選出十名代表,每天前來宮廷參政議政,一起參與王國政策的制定,拉姆斯*波頓和小波頓家族的聲望瞬間達到了一個新的最高點。
剛剛經歷了統治階層變化的巴托尼亞王國不但沒有動亂,反而迅速凝聚為了一個拳頭,民間情緒無比高漲,民族主義正在快速滋生。
全面收復被瓦雷恩王國蠶食占領的流放之地邊境地區,這項提案得到了絕大多數大臣和參議員的贊成。
新王登基,正式宣示武力的大好時機,收復失地,揚我國威。
拉姆斯國王陛下點頭通過,王國宮廷立刻向瓦雷恩王國發出通牒,要求他們在一個月內盡數撤離流放之地地區,歸還所有被占領的邊境土地。
瓦雷恩宮廷則是沉默以對,似乎劍爵正在考慮對策,與一個全民處于狂熱狀態下的王國全面交戰,這不是劍爵想要的結果。
不久之后,瓦雷恩王國派出使者團前來嘯風城,準備進行嘆息堡地區的停戰談判,以及討論流放之地的邊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