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衛動用了海州的資金,從各國購買鐵,這個動作是秘密進行的,動用了很多人,每一批人買的都不多,這么做是為了避免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做這種事情就講究一個保密,如果知道的人多了,那么就沒有辦法做了。
蘇衛將鐵運到房國后,立刻就開始出售,這讓太叔白十分的不解。
“你不是說要賺一筆錢嗎?現在這是在做什么?你這么做根本就不賺錢嘛!”
蘇衛說:“怎么不賺錢了?這段時間我們都賺了三萬兩銀子了!”
太叔白說:“這老夫知道,可是老夫還知道你不是為了區區幾萬兩銀子就跑一趟的人!說說,你究竟在搞什么啊?”
蘇衛一攤雙手說道:“那你想多了,我這次就是為了賺這筆錢!”
太叔白當然不信:“你還對老夫保密?難道你覺得老夫會把這秘密說出去啊?”
蘇衛:“我確實沒有那么多計劃!”
太叔白:“你一定有其他計劃!”
蘇衛:“那你說說,我有什么計劃?”
太叔白:“老夫怎么知道?但你就是有其他的計劃!你很陰險!”
蘇衛:“……”
房國朝廷也不是不知道某些投機商人的動作,但是他們做事也是束手束腳的,因為做這一行的人豈會是普通人?
這些人都有各自的背景,房國朝廷的戶部也不好采取什么過于激烈的措施,比如說出兵抓捕這些投機商人的方式。
只能是想點辦法多弄點鐵投入市場里面,這樣多少可以降低鐵的價格。
根據房國戶部的情報,這次的事情還不僅僅是房國內部一些投機商人在搞事情,還有一些魏國的權貴在搞事情。
這么一來,房國戶部就更不好采取什么激烈的措施了,畢竟魏國這么做理論是也是合法的市場行為,如果房國屢屢使用官府的力量,那么對房國的市場信用也是一個打擊。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房國戶部是不會用激烈的方式來處理這次的事情。
就算最后要做,也要報告給房國的皇帝才行。
魏國權貴參與這件事的消息,也送到了太叔白這里了。
太叔白將這個消息給了蘇衛,他還有些不太理解:“房國對外不是有監管體系嗎?怎么會讓魏國的資金進入房國呢?”
蘇衛說:“是有監管,但是監管也不是萬能的啊,比如魏國權貴可以用投資的名義將資金運進來,你說房國能怎么辦?
就算房國方面心知肚明,又能怎么做?采用強力手段嗎?真要這么干了,房國的市場信用就完了,這以后生意還做不做了啊?
此外還有一些地下錢莊,這些地下錢莊往往有房國權貴的背景,對房國戶部來說,這些地下錢莊也不是好對付的!
再有一個房國的地方官員怎么做,也不完全由房國戶部做主,監管方面總是有漏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