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衛看那些騎兵沖了過來,也讓蒸汽機車都全速前進,整機汽車立刻發出了更大的聲音,讓魏軍的戰馬都受到了驚嚇。
一些戰馬受到驚嚇后,將騎兵都甩了下去,發出了一陣陣的慘叫聲。
當然騎兵不會因為這些掉在地上的騎兵就停止沖鋒的。
這個時候停下,后果可是很嚴重的,有人停下來,就會自己的部隊撞在一起,這還用敵人打?
所以魏軍騎兵軍隊依舊是全速沖鋒,很快雙方就開始了互相射箭,蘇衛對車廂進行了改裝,士兵只有頭部在外面。
這樣魏軍騎兵除非剛好射到了頭部頭盔之外的地方,否則晉軍弓箭手都沒事。
影視劇中頭盔防不住弓箭的說法,其實是錯的,除非距離很近,否則弓箭是無法穿透頭盔和鎧甲的。
想要有效的對頭盔和鎧甲造成傷害,需要火繩槍級別的武器才行。
弓箭和手弩都是無法對鎧甲和頭盔造成傷害的。
這也是為什么在冷兵器時代大家都穿盔甲,而到了近代,士兵們裝備了火藥武器之后,盔甲就消失了。
魏軍騎兵的盔甲也十分的精良,晉軍射出的箭也很難干掉魏軍的騎兵,除非剛好糊了一臉,或者是射中了盔甲葉片之間的縫隙之中,才能將對方干掉。
在冷兵器時代想要對付穿了盔甲的敵軍,通常用的是錘和锏之類的武器。
這些武器打擊距離比較短,但是打擊力量很大,可以將盔甲后面的敵軍打傷。
中國宋朝時期,宋軍的裝備就十分精良,士兵的盔甲就算是被遼兵、金兵射中幾十箭,也沒有什么事情。
為此遼兵、金兵裝備了狼牙棒這樣的“重型冷兵器”。
但是魏軍的戰馬都沒有裝備護具,被箭射中就完蛋了,將魏軍士兵摔了下來。
本來這不是什么大問題,騎兵戰馬被干掉,騎兵站在地上和敵軍對射也就行了。
可是現在幾十個鐵疙瘩沖了過來,弓箭射過去什么用都沒有。
這下魏軍騎兵就損失十分的慘重,他們的騎兵對這些鐵疙瘩沒有什么傷害!
很快魏軍騎兵部隊就被沖的七零八落的。
出去的四千騎兵很快就只剩下了一千多了,這讓單永安和邵宜民都十分的心疼,他們雖然有十萬騎兵,但是這都是魏國攢了多年的家底啊。
一次性損失這么多,還是第一次!
單永安和邵宜民還感到十分的恐懼,他們對鐵疙瘩根本沒有任何的辦法,這些鐵都是疙瘩刀槍不入的,他們該怎么做?
太叔淵砍翻了幾名魏軍騎兵,大喝道:“投降的不殺!”
魏軍騎兵看到敵軍無法戰勝,也崩潰了,他們的戰斗意志是不錯,可是遇到了根本無能為力的敵軍,他們也還是會投降的。
就連單永安也投降了,在單永安看來,這仗根本沒法打的。
邵宜民也看的呆了,一輛蒸汽機車沖過去,將魏軍騎兵的營墻推倒了,邵宜民運氣不好,被干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