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看完后笑道:“好!這寫得也新鮮有趣。我卻不能。”
史湘云笑道:“咱們幾個姐妹結社聚會好幾回,卻總沒有填過詞。今日難得聚得這么整齊,何不填詞,改個樣兒,得個新鮮意思?”
大家聽了,都有些興動,笑說:“知道今兒逃不離史詩官的魔爪,不過這話說得極是,大家難得聚得這么齊整,就由史詩官和林大文才一起定令吧。”
林黛玉和史湘云也不推辭,二人直接擬了“柳絮”之題,又限出幾個調來,寫在紙上。然后大家拈鬮,寶釵拈得了《臨江仙》,寶琴拈得《西江月》,探春拈得了《南柯子》,黛玉拈得了《唐多令》,惜春拈得了《水龍吟》。
香菱興沖沖地炷了一支夢甜香,大家思索起來。只過了一會林黛玉有了,揮筆寫完。接著寶琴、寶釵都有了。她三人寫完,互相看時,寶釵笑著說道:“我先瞧完了你們的,再看我的。”
探春在一旁笑道:“噯呀,今兒這香怎么這樣快,已剩了三分了!我才有了半首。”因又問惜春可寫了?
惜春眼珠子一轉,歪著腦袋說:“我年紀小,總得有優待吧,這香對你們有用,卻不能限定我。”
薛寶釵和林黛玉都笑著道:“好,好,都由著你。”
惜春嘻嘻一笑,“那你們先做,我出去轉轉,找找靈感。”
薛寶釵知道她心思,也不去管她,轉頭對眾人道:“香要盡了,再不寫出來,可是要輸了。”
探春聽說,忙寫了出來。眾人看時,上面卻只半首《南柯子》,寫道是:“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系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
史湘云笑著道:“好是好,要是續上就好了。”
薛寶琴旁邊默不作聲,揮筆續下后半闕,“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
大家笑著道:“知道你才情高,卻這般賣弄,就知道你心痛你的探春姐姐。不過可是不算。”
探春也笑著說道:“不算,當然不算。”
大家笑了一會,又轉看黛玉的《唐多令》:“粉墮百花州,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對成球。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拾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眾人看了俱點頭感嘆,說:“好是好,就是太悲了,王后都說了,少悲切,還是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