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了這魚溝,種的秧苗是少了,但是養了魚的話,應該也能賣到錢吧?”
石養不是很確定的答了一句。
“養魚?哼,我就從來沒有聽說過有在莊稼地里養魚的。再說了,單單我們這一片就有幾百畝地在挖魚溝,哪來的那么多魚給你養啊?”
“這……這個事情,楚王殿下應該有替大家考慮過吧。”
石養聽了也覺得有點心虛,但是一向是沒有什么主意的他,習慣了別人怎么說就怎么做。
哪怕是在這個家里,其實也是他婆娘在當家。
“過幾天就要開始插秧了,那王管事不是說魚苗最好是在插秧完畢后的十天內放下最好嗎,到時候我們就看魚苗從哪里來。實在不行的話,還得把這些地方推平了,補上一些秧苗才行呢。”
……
長安城里關心楚王府動靜的人有不少。
李寬讓所有佃戶種植水稻的事情,本身就已經鬧得沸沸揚揚。
不過,左右是在他自己的地里面折騰,楚王府又承諾了所有損失由它承擔,外人倒也不好再指責什么。
頂多就是偷偷地罵李寬一句“敗家子!”
“長孫兄,你聽說了沒,那李寬居然強制性的要下面的佃戶在水田里面挖魚溝養魚,實在是太搞笑了。”
杜荷臉上露出幸災樂禍的表情跟長孫沖說著話。
“他這是不知道貪多嚼不爛吧。只是種植水稻的話,江南道畢竟有不少地區都有人種植,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有的,一起養魚……呵呵,長安城周邊,養魚的人本來就沒幾個吧?”
長孫沖一副指點江山的語氣,品論著楚王府的“頭條新聞”。
其實,他的這個說法,也不能說有多大的錯誤。
甚至可以說是代表了長安城大部分人的看法。
在這個年頭,沒有氧氣補充,活魚的運輸是個大問題,長安城里普通的百姓,一年都沒有幾次機會吃魚。
哪怕是李寬搞出了制冰的方法,這仍然只是少部分勛貴們在使用。
“是啊,聽說很多農夫都有意見,只是迫于李寬的淫威,敢怒不敢言啊。”
“幾萬畝稻田都養魚,魚要是把秧苗給吃了,那可就有意思了。”
長孫沖想到這里,忍不住笑了。
“嘿嘿,怕就怕他壓根找不到那么多魚苗,平白浪費了那么多田地挖魚溝。到時候那些佃戶估計會在心里面把他給罵死吧。”
這個年達的魚苗,并沒有像后世那樣有人工大規模養殖,基本上都是農戶從魚塘里面撈出來之后,再拿出去賣。
所以要一次性的買幾千條魚苗,也許搜遍東西兩市,可能面前可以做到。
但是要一次性的買幾萬條,幾十萬條,甚至更多的魚苗,那就根本不可能了。
哪怕是在江南這種湖泊密集之地,也是做不到的。
這也是很多人不能理解李寬為何會要求那么多的農戶在田地里瞎忙碌的原因。
“算了,這些是李寬要操心的事情,關我們什么事?喝酒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