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土地貧瘠,氣候惡劣的高原,對于大唐來說完全沒有太大的占領**。
為了讓吐蕃國這個新崛起的鄰居少惹自己麻煩,李世民慢慢的對吐蕃國有了新的態度。
這一次,那祿東贊再次代表松贊干布提出和親的時候,李世民沒有直接拒絕了。
“土藩大相?是不是叫做祿東贊?”
李寬是知道祿東贊在歷史上出使過大唐的,也在初中歷史的時候就學習過了文成公主進藏的事情。
如今再一次的碰到這種大的歷史事件,忍不住會產生一種虛幻與現實交叉的感覺。
“對,好像就是叫什么祿東贊的。怎么?二哥你聽說過他?”
李治顯然沒太把祿東贊放在眼里。
“這祿東贊可是吐蕃國少有的人才,他居然敢來長安,我倒是想去會一會他。”
這個時候,李寬突然有了要不要把祿東贊留在長安的念頭。
作為吐蕃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臣子,有祿東贊的吐蕃跟沒有祿東贊的吐蕃,發展速度肯定是不一樣的。
雖然現在吐蕃已經有了臣服大唐的模樣,但是過個幾年,翅膀硬了,終究會是大唐的一個新對手。
與其這樣,還不如干脆一點,把這個冉冉崛起的西南強國,扼殺在襁褓之中。
“二哥,你還有心情去會什么祿東贊啊,趕緊去勸說父皇不要同意和親啊,你不是最討厭和親的嘛。”
“雉奴,你放心,這一次我一定不會讓祿東贊如愿的!”
歷史上,祿東贊不僅把文成公主給迎回吐蕃,更加關鍵的是帶回了大量的匠人和書籍,把大唐先進的農業和工藝都給偷師而走,一點代價都沒有付出。
這位吐蕃國的崛起徹底奠定了基礎,也會大唐今后的麻煩埋下了伏筆。
當初倭國遣唐使想要來學習“奇淫技巧”,全部被李寬給攪和黃了。
如今輪到了吐蕃國,李寬覺得更是不能松懈。
“二哥,果然還是找你有用。我在宮里碰到大哥和四哥,他們都說我幼稚,真是氣死我了。”
“陛下都傾向于同意了,太子殿下和魏王怎么可能跳出來反對呢?”
此時的李承乾和李泰,正是明爭暗斗越來越激烈的時候,誰都希望能夠得到李世民更多的關注。
像是和親這種“無關緊要”的事情,他們當然不會跳出來反對了。
“王爺,外面有一個土藩使臣遞了名刺進來,想要拜訪您。”
說曹操,曹操就到。
李寬和李治還在說著話呢,就有下人過來通傳說吐蕃使臣來拜訪自己了。
“雉奴,走,跟二哥去會會這幫吐蕃人!”
……
“見過楚王殿下!”
祿東贊看著眼前這個傳說中的楚王,不由得暗自贊嘆了一聲。
那神情,那氣度,不愧是天朝上國的親王啊。
“大相之名,本王聞名已久,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李寬看到祿東贊的第一眼,就覺得這完全不像是一個吐蕃人,反而有幾分大唐朝堂高官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