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要是這些魚死了,那么價格就差不多要跌一半才有人買。
所以,聽說西市的魚攤周圍,經常有人等著魚販子的木桶里面的魚兒死去,然后好低價購買。
這種親眼看著死去的魚,口感跟鮮魚沒什么差別,但是價格卻是差了一大截。
“說的也是,我去打探打探消息,看看其他人有沒有什么好主意。”
……
作坊城的四輪馬車作坊里頭,木匠們最近在忙著一項新的器具制作。
“武姑娘,剛剛我親自試過了,這個獨輪車還真是秒啊,結構非常的簡單,哪怕是加上了這個大木桶和輸氣機構,造價也不超過一百文錢,對于許多百姓來說,再實用不過了。”
四輪馬車作坊是武媚娘分管的,而這獨輪車又是李寬專門安排下來的任務,她自然是很上心。
“已經制作多少架了?”
明天就要開始開始收割水稻了,與此同時是,稻田里的魚也要開始運到城里售賣。
這涉及到幾百個佃戶的地里的草魚鯉魚販賣,并且還關系到以后大家是否愿意繼續這樣養魚。
武媚娘也擔心自己把李寬交給自己的任務給搞扎了。
“現在已經制作了一百多架了,這個獨輪車制作起來不難,也就是那個什么輸氣機構稍微麻煩一點,即使如此,我們明天也可以完成三百架獨輪車的制作,后天還可以再做兩百架。”
“今天制作好的,一會安排人先運到別院里頭,王爺明天指不定就需要使用了。”
武媚娘知道李寬很重視這一次的水稻收割和稻草魚捕捉,這些特制的安裝了大水桶的獨輪車,可是用來運輸活魚到長安城的,可不能到時候魚打撈上來了,卻是沒有東西運輸,那就尷尬了。
“武姑娘你放心,天黑之前,這一百多架獨輪車肯定會出現在楚王府別院里頭。”
……
秋高氣爽,今天是楚王府水稻收割的日子。
房玄齡和戴胄幾個下朝之后,直接來到了稻田。
“石養家的一畝地,畝產三百五十二斤。”
“石富家的一畝地,畝產三百四十一斤。”
“石老四的地也已經收割完一畝了,畝產三百二十四斤。”
房玄齡和戴胄的身后跟了幾十個管事和胥吏,算是來監督、確認水稻的產量是否屬實的。
就連御史臺也有幾個人湊熱鬧的過來看看,看看楚王府有沒有弄虛作假。
“房相,如今已經收割了幾十畝地了,最差的一畝也收了兩百八十斤稻谷,這可比粟米的產量要高多了。”
李寬明里暗里的慫恿著房玄齡他們幫忙推動水稻的種植,看的房玄齡一陣好笑。
這個楚王殿下,還真以為只有他一個人心系蒼生啊。
這種利國利民的事情,自己還能眼睜睜的看著它消失?
“楚王殿下,你放心,推廣水稻的事情,房相跟我早就與陛下商討過了,一旦這里的稻谷產量確定了,那么這些水稻,戶部將出面全部收購,用來作為水稻推廣的稻種。”
戴胄在一旁微笑著說道。
幾萬畝的水稻,全部都拿來作為稻種的話,哪怕有一半的損耗,到了江南道和山南道,能夠推廣種植的面積也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