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陣陣打谷機里滾筒轉動的聲音,李寬聞到了一股稻草的清香味。
“王爺,這就是之前機械作坊設計的打谷機嗎?看起來效率很高的樣子呢。”
一行人走在田間小道上面,看著附近的農夫們干活。
“楚王殿下,草民石良見過楚王殿下,見過武姑娘、王管事。”
走到其中一塊稻田面前的時候,那個真正打谷的農戶突然停了下來,快步走過來行了個禮。
李寬和武媚娘對視了一眼,有點意外這么一個鄉野之間,居然有人能立馬認出自己來。
要說李寬巡視襄陽的消息,倒也不是什么秘密。
但是農戶們對這種消息,往往都是掌握的很少的。
而眼前這個人能夠叫出李寬的稱號就算了,居然還能認出武媚娘和王玄策出來,這才讓人感到意外。
“王爺,這農戶似乎是以前王府的一個佃戶,屬下看著覺得有點眼熟。”
王玄策這話一出,李寬和武媚娘就都理解了。
梧地村的村民,大部分是去年從關中道遷移而來,其中楚王府原本的佃戶里面,也有一幫人是跟著來到了襄州。
看來,眼前這農戶就是其中一員了。
“石良是吧?怎么樣,在襄陽還算習慣吧?今年這南洋水稻長得還不錯吧?”
李寬很快就露出了一副符合社會期待的笑容,跟這名農戶說起了話來。
“托楚王殿下的洪福,我們這些人在襄陽都分到了一百畝的永業田。這些新開荒的農田,南洋水稻長得還不錯。雖然跟渭水邊上的良田比起來,稍微要差了一些,但是也算是很好了。”
石良聽到李寬跟自己說話,激動不已。
李寬:“今年你種了多少畝水稻呀?”
石良:“六十多畝,等下半年就可以種上一百來畝了。”
李寬:“好好干,這是難得的一個機會,對朝廷,對你們,都是有利的。”
石良:“草民曉得嘞,等明年開始,我準備也試著在稻田里養殖一些魚苗,將王府里各位管事傳授給大家的經驗,在這襄陽縣推廣開來。”
……
一番閑聊之后,李寬對這梧地村的情況也算是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這些移民目前的生活狀況,跟自己預想的差不多,算是比較理想了。
好在今年沒有什么天災,要不然對南洋水稻的推廣種植就太不利了。
而到了這個時候,李寬總算是可以考慮回京的事情了。
當然,為了避免后面的推廣出現什么意外,回京之后李寬還是會通過觀獅山書院遍布各地的學員來了解情況。
有了這些學員的成功經驗,以后每一年的書院學員,都可以安排一些人去到天下各個州縣去歷練一番。
而觀獅山書院,也可以開始新一輪的擴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