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恪顯然不這么認為。
在他看來,李承乾也好,李泰也好,不管是來文的還是來武的,都不是自己的對手,無非就是仗著自己是嫡子,所以能夠取得許多朝臣的支持。
真的要論血脈,自己比他們要高貴多了啊。
“阿娘,前幾天我也去見了父皇,他并沒有要孩兒去屬地的意思。眼下齊王和太子都涉及到謀反大案,新任太子之爭,是大家最關心的事情。雖然支持孩兒的朝臣遠遠沒有李泰多,但是我也不是沒有機會啊。”
在自己母親面前,李恪倒也沒有掩飾爭奪儲君之位的野心。
“恪兒,你很優秀,這一點大家都知道,為娘也很欣慰。但是,你再優秀也好,不要忘記了,大唐是在隋朝的根基上建立起來的。而你身上,流淌著一半的大隋血液,朝中那些大臣,除了所剩無幾的隋朝舊臣可能會支持你,其他人都是生怕你上位之后展開清算的。”
“阿娘,我怎么可能清算他們?大隋已經沒了!我現在是大唐的吳王!”
李恪對大唐的認可程度還是非常高的,心中從來沒有想過要恢復大隋。
奈何這話,他說了,也沒有人相信。
哪怕是別人相信了,也擔心哪一天李恪心血來潮的反悔了呢。
“阿娘知道你心中沒有此意,但是別人不見得相信啊!再說了,朝中如今一半的官員都是司徒長孫無忌的人,你覺得他會支持你嗎?”
楊妃不想打擊自己的兒子,但是為了讓李恪滅了那不該有的心思,她什么話都愿意說。
“雖然長孫無忌權勢滔天,但是朝中局勢都在父皇的掌握之中。再說了,房相、蕭相等大臣,也不是長孫無忌說什么,他們就聽什么的。”
“那你覺得是房玄齡會支持你,還是蕭瑀會支持你?”
李恪:……
“恪兒,聽娘一句勸,這太子之位,你死了這條心吧!安安分分的做你的閑散王爺,這才是你唯一的出路。”
“阿娘,難道我這一身才華,就這么浪費了嗎?”
“楚王李寬都沒有覺得自己一身才華浪費了,你怎么會有這種想法?”
李恪:……
這天,聊不下去了。
此時的李恪,顯然還不能完全理解楊妃的良苦用心。
……
齊王謀反案和太子謀反案,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復雜。
在經過一番審理之后,情況很快就明了了。
“陛下,情況就是這樣!”
大理寺卿孫伏伽將案件情況介紹完畢之后,就當起了縮頭烏龜。
而朝中其他大臣,也都不愿意輕易發表意見。
一時之間,場面居然有點冷清。
皇子謀反,按照大唐律,肯定是要誅殺的。
但是大家都看出來了,李世民并不想自己的兒子就這么死去,至少是不希望李承乾就這么死了。
李承乾這些年的表現也好,現在的謀反也好,肯定是讓李世民非常不滿意的。
但是,李世民為了培養李承乾,也是付出了非常大的心血的。
付出的越多,就越不希望成果就這么消失了。
李世民終究還是愛著李承乾這個兒子的。
當然,兩個兒子都謀反了,自然也不好一個誅殺,一個留著。
“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盡天年,即為善矣。”
眼看著好幾分鐘過去了,居然沒有一個人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