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看來,懷表絕對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沒有必要把錢分給其他人來掙。
“媚娘,對于我們王府來說,每年多一個幾十萬貫,少一個幾十萬貫,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如今掙錢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手段,不是目的。長安城的商家眾多,我們要讓更多的意識到修建作坊,生產各種各樣的新鮮器具,是真的可以掙大錢的。
懷表只是一個嘗試,以后還會有更多的東西冒出來,我們總不能什么東西都橫插一腳,把大唐所有掙錢的生意都攬在懷中吧?真的要是這樣,遲早有一天,其他勛貴和商家就會聯合起來對付我們,那時候甚至都不需要誰去怎么鼓動,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會抱成一團。
雖然這一天沒有那么快到來,但是我們要避免這個現象的出現。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讓更多的大唐商家崛起,讓商人也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士農工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群體能夠跟以“士”為中心的勛貴們真正抗衡的存在。
農戶們的認知水平已經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在大唐的政治舞臺上發出什么聲音,所以李寬直接就把他們給忽視了。
當然,農戶雖然沒法成為主角,但是讓他們站在一旁吆喝吶喊,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到時候“妖言惑眾楊本滿號”從美洲帶回來高產農作物,楚王府在農戶們的心中,就已經是神一般的存在了。
剩下的工商,是李寬一直在扶持的對象。
不管是匠人等級制度的實施,還是商業規則的制定,都是為了讓工商兩個領域的力量能夠盡快的發展。
當有一天,大唐各個州城生活的人,都是以各個作坊的匠人為主的時候,匠人的力量,自然也就沒有人敢忽視了。
而商人,只要朝廷不去刻意的打壓,越來越多錢的他們,稍加引導之后,必然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存在。
如今李寬要做的就是把商人的隊伍再擴大一些,讓每個百姓的身邊,都有商人的身影。
甚至讓每個家族都有一些兄弟姐妹經商,鄙視商人,就變成鄙視自己家人。
那個時候,哪怕是大家心中還是看不起商人,嘴上也不會說什么反對的話了。
“王爺的這個想法,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他人不見得能夠理解。他們還以為楚王府的便宜可以隨便占呢,甚至還以為我們太傻,有錢也不掙。”
武媚娘想到外面的一些流言風語,心中有點不爽。
“沒關系,他們現在占的便宜越多,以后我們就有辦法讓他們給我們做更多的貢獻!”
李寬沒有把話說的太明白,不過這反而讓武媚娘更加寬心了一些。
因為她完全可以按照她自己的理解去解讀李寬的話。
這聰明人的腦子一多想,那就什么事情都想的到,什么東西都敢想了。
武媚娘甚至都覺得李寬是不是總算是想通了,開始有一些別的想法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別說是一個懷表行業,就是再放棄幾個行業,也是完全值得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