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之前安排王有才去到天竺,不知道效果怎么樣,如果很好的話,完全可以讓范彪依葫蘆畫瓢,在吐蕃國重新搞一下。”
王玄策也是知道李寬在天竺的安排的,怎么說他也是楚王府的頭號謀士,很多事情李寬都不會瞞著他。
“不一定行!”
李寬思索了一會,給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回答。
“為什么?我之前推演過那個推銷方案,覺得哪怕是沒有辦法達到理想狀態,也是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吐蕃國那些人的聰明程度,不大可能比天竺人高到哪里去。再說了,哪怕是我們唐人,面對這樣的推銷方法,也很難不中招的。”
不等王玄策說話,武媚娘就先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當初她第一次聽到李寬提出來的方案的時候,可是驚訝了很久。
這是多么簡單又多么天才的方案啊。
如今李寬居然說放在吐蕃國上面,會沒有效果!
“吐蕃國雖然實力頗為強大,但是它的整個社會體制還是非常落后,基本上還處在奴隸社會的階段。在吐蕃國,大部分的牧民都是各個部落首領的奴隸,交易基本上都是發生在部落跟部落之間的以物易物狀態。個人的影響力還比較底下,吐蕃國的百姓們,也還沒有什么經商的頭腦。
這傳銷的推廣方案,越是落后的社會體制之下,取得的效果可能反而越差,而不是越好。因為人家壓根就還沒有形成廣泛的商業交易,百姓們的財產也都是實物財產,不利于傳銷的發展。”
在李寬眼中,吐蕃國還真就是一個處在奴隸社會階段的國都,比天竺都還有所不如。
要在那里搞事,傳銷還真不一定是個好方法。
最關鍵的是,哪怕傳銷在吐蕃國有效果,李寬也不大想用。
因為你不知道什么時候,這個東西就流傳到大唐本土了。
到時候,那個損失可就更大了。
“西北貿易如今已經把鹽鐵茶的生意都做到了吐蕃國去了,或者我們可以加大一下力度,讓吐蕃國的百姓更加依賴大唐的商品。等到雙方開戰的時候,我們就直接斷掉他們的所有貨物,讓習慣了大唐商品的百姓難受一下。”
王玄策想了想,給出了一個中規中矩的建議。
“這個方法雖然可行,但是效果有限。我聽說佛教在吐蕃國很是流行,我們可以在背后推一把,讓佛教成為吐蕃國每個百姓都崇拜的信仰。與此同時,我讓玻璃作坊打造一批佛像,讓佛像成為吸納吐蕃國百姓錢財的利器。”
李寬這話一出口,武媚娘就眼前一亮。
吐蕃國是信佛的,自己怎么就忘記這一點了呢。
對于信佛的牧民來說,哪怕是用幾十頭牛羊去換一座佛像,都是值得的。
這個吸金效果,絕對不比那傳銷來的差呀。
最關鍵是,推廣佛教會讓吐蕃國百姓變得更加溫順,更加與世無爭。
這完全是值得支持的事情。
“王爺,長安城有不少高僧,我覺得可以好好的利用一下。之前有一個叫做辯機的和尚,據說就是長安城年輕一輩的僧人中最有名氣的,我覺得回到長安之后,可以跟各個寺廟溝通一下,我們跟他們還是可以找到共同利益點的!”
“嗯,到時候就把去吐蕃國售賣佛像的事情交給范彪了!至于跟高僧合作的事情,也可以考慮!到時候可以把規模搞得大一點,把其他地方的僧人也借調過來使用。”
李寬突然想到,不知道玄奘現在在哪里?
按照歷史,他應該快要回到大唐了。
要是沒有李寬的干涉的話,到時候肯定會迎來一波佛教發展的高峰。
可是,這個高峰,大唐不需要,完全可以轉讓給吐蕃國嘛。
想來如果讓玄奘去吐蕃國走一趟的話,效果肯定是杠杠的。
只要能夠有利于大唐對付吐蕃國,李寬覺得什么方案都是可以考慮的。
至于玄奘是否答應,他根本就不擔心。
高僧又怎么樣?
你就不是大唐的子民了嗎?
但凡你不是真的無欲無求了,就有辦法對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