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直接買一堆肥肉回來煉油的事情,大部分百姓都是做不出來的。
因為大唐的肥豬肉,比瘦肉要貴!
你要是跟豬肉鋪子的屠夫關系不夠好,同樣的價格買到的肉,肯定是瘦肉居多。
相反的,你們關系好的話,人家就會多給你一些肥肉。
這個情況跟后世是恰恰相反的。
反倒是跟六七十年代的情況比較相似。
說白了,這就是因為大家還比較窮,肚子里缺油水。
“高尚書說的也有道理,油炸蝗蟲對普通百姓來說,著實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反倒是那清炒蝗蟲和白灼蝗蟲,門檻相對比較低。特別是白灼蝗蟲,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可以做,如果那樣的味道也很好的話,那么鼓勵大家去吃蝗蟲,就容易很多了。”
岑文本是中間派,不過這個時候他也站在高士廉那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無他,客觀事實就是如此。
不過,說歸說,大家吃油炸蝗蟲的速度卻是一點也沒有減下來。
只不過是幾分鐘的時間,第一鍋出爐的油炸蝗蟲,就被吃的一干二凈了。
“既然大家想要嘗一嘗油燜蝗蟲和白灼蝗蟲的味道,那就先別吃油炸蝗蟲了,留點肚子嘗嘗其他的。”
李寬不以為意的開始繼續指揮御廚制作蝗蟲宴。
油燜蝗蟲的制作難度,相對來說是要高一些的。
不過高的也有限。
炒菜在長安城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御膳房的那幫廚子,已經能夠非常熟練的制作各種炒菜。
哪怕是楚王府中流傳出來的九轉大腸之類的菜肴,御廚們也都做的像模像樣了。
所以一個油燜蝗蟲,只不過是花了五分鐘的時間,就新鮮出爐了。
這一下,李寬也不先端給李世民,直接自己拿起了筷子,夾了一只油燜蝗蟲往嘴里塞。
御廚的天賦,果然非常了得。
李寬只不過簡單的提點了一下,做出來的東西就像模像樣了。
一旁的李世民看到李寬很享受的吃掉了一只油燜蝗蟲,也直接拿起了筷子,夾了一只品嘗了起來。
“嗯,這油燜蝗蟲的美味,還真是跟油燜大蝦有幾分相似之處。不過,朕覺得油炸蝗蟲也好,油燜蝗蟲也好,還是那白灼蝗蟲,聽起來都讓人感到有點膈應。不如改個名字叫做油炸飛蝦、油燜飛蝦和白灼飛蝦,眾位愛卿覺得如何?”
“陛下這個提議實在是太好了!”
“簡單的改了個名字,就讓這些菜變得美味可口了。”
“改的還真是好啊,微臣就覺得之前的名字怪怪的,陛下這么一提議,感覺立馬就不同了。”
……
誰說大佬就不拍馬屁的?
拖出來,看我不打死他!
李寬很是無語的看著一般朝中重臣,在那里拍馬屁。
你們閃開,讓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