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是這樣,不過意思有點類似。微臣提議由大唐皇家錢莊印刷代金券來等效替代金屬貨幣,從而在根本上解決流通貨幣不足的問題。”
“什么意思?朕有點沒有聽明白?”
“大唐皇家錢莊代金券,微臣給它單獨起了個名字叫做唐元。我們可以根據錢莊金庫里頭的金銀庫存,折算出可以印刷多少等效的唐元,今后市面上慢慢的就由唐元來替代銅錢、金幣和銀幣。
由于唐元可以直接在錢莊兌換城金屬貨幣,所以不用擔心百姓們不接受;又由于唐元是根據庫存的金銀數量來等效印刷的,所以也不用擔心大唐皇家錢莊隨意印刷唐元的情況發生。”
“二哥,你的意思是通過印刷一堆唐元來替代金幣、銀幣和銅錢?”
李治目瞪口呆的看著李寬。
這個想法,在他看來實在是太異想天開了。
雖然李寬有解釋說這個唐元可以在錢莊兌換金屬貨幣,也不會隨意印刷,但是說的再多,百姓們拿到手中的就是一張紙,這是客觀現實啊。
“沒錯,微臣希望通過十年的過度時間,讓唐元跟金屬貨幣共存,十年以后,大唐境內的流通貨幣就只有唐元,其他的金銀不會再鑄造成金幣、銀幣,而是鑄造成金磚、銀磚來存儲,或者是用來跟其他國家進行交易。”
李寬這話一出口,現場陷入了短暫的寧靜之中。
李世民和李治都在消化著李寬的這個提議。
“這紙幣的推行,必須要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具備一個強有力的中央王朝。否則就容易被逼著隨意印刷紙幣,造成通貨膨脹,形成一系列的惡果。如今的大唐,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具備推出紙幣的條件。”
“寬兒,這紙幣的推出,除了你說的可以緩解金屬貨幣緊缺的情況,還有其他什么好處嗎?”
涉及到金融政策,李世民雖然不是很懂,但是卻是知道這種事情很重要。
如果沒有足夠的好處,他顯然是不大希望冒險的。
特別是李世民已經登基十八年,算是功成名就了。
這人一旦達到一個高位,沖勁就會變弱。
畢竟,你已經不是光腳的人了。
為什么后世有些企業不愿意使用三十五歲以上的人呢?
其實很簡單啊,你只要看看自己身邊超過三十五歲的人,如果不是領導的話,有幾個干活還有沖勁的?
李世民這算是好的了。
至少是在做出了一番成績之后才變得沒有沖勁,而不是一登基就覺得自己完勝了,可以高枕無憂的享受了。
“好處自然是挺多的。首先就是流通方便了,把唐元跟銀票結合起來,基本上不管是大宗交易還是小額交易的需求,都能得到充分地滿足;其詞就是我們可以避免貨幣在流通過程中的損耗,不管是銅錢還是銀幣,使用的過程中都會有損耗,但是紙幣基本上不存在這個問題;再者,一旦唐元得到普遍性的應用,我們就相當于可以使用一堆印刷的紙張從國外購買一堆貨物。”
李寬本身不是貨幣專家,他沒有辦法太過深入的去解釋唐元的好處,也沒有必要解釋的太過深入。
“按照你的說法,這唐元的推出,對朝廷是百利而無一害?”
“目前來說,確實是這樣的!只要我們大唐一直維持繁榮昌盛,那么唐元的流通就會變得更加快速,最終可以讓為大唐實現一些額外的目的。”
“既然你這么有信心,那么就讓大唐皇家錢莊先試著印刷一批吧。如果沒有什么大問題,你再大規模的推行。”
聽了李寬的話,李世民也找不到太多反對的理由。
但是這唐元畢竟是新事物,所以他覺得還是先小規模的試一試再說。
“沒問題,微臣等會就去安排,最遲下個月,第一批唐元就會面世,到時候長安城所有官員的俸祿就使用唐元來發了。”
李寬順著桿子往上爬,又提出了一個需求。
好在李世民倒是沒有太當回事。
反正唐元可以兌換幣金屬貨幣,大家哪怕是一時接受不了,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影響,應該不至于引起多大的反彈。
“行吧,都由你來安排,出了事情朕也就找你!”
想著楚王府家大業大,李世民突然不擔心唐元推出的風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