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長年累月的辛苦之下,身體透支非常厲害。
所以別看他才五十來歲,但是身體卻是比后世七十多歲的人還要差。
“陛下洪福齊天,區區小病,不會有什么大礙的。如果陛下不放心的話,可以讓孫神醫定期多來頤和園看一看。
當然,大唐如今已經進入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陛下您也可以多抽出一些時間出來休息,免得把自己的身子骨給累壞了。”
李績在長安城里頭算是一個比較低調的人物。
但是熟悉李世民的人都知道,李績其實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幾個人。
哪怕是程咬金和尉遲恭,受到的信任程度也不見得有李績高啊。
整個朝中的大臣,估計也就是房玄齡、長孫無忌能夠跟李績一較高下了。
“在其位,謀其事。朕這輩子注定是勞碌命了。眼下大唐雖然發展的非常順利,但是在這些快速發展的背后,也蘊藏了許多問題。
稍有不慎,就會一夜之間倒退回去,甚至出現四分五裂的情況,朕自然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場景出現。”
不知不覺當中,李世民把話題轉移到了大唐今后的發展上面。
而要說大唐今后的發展,繼任者的問題絕對是不可避免的。
“大唐各地的發展都非常的快,水泥道路也修建的越來越多了。鐵路也在修建之中,不管是哪個地方出現了什么情況,朝廷都能非常快速的反應過來。
陛下,微臣覺得今日的大唐,比任何時候都要穩固。”
李績雖然知道李世民話外的意思,但是有些事情,李世民不挑明了說,他自然只能裝傻。
不過,李世民顯然不會讓他裝傻。
“你說的沒有錯,如果是針對外敵入侵或者各地的民亂,此時的大唐確實是比任何時候都有實力去處置。
但是長安城里現在風起云涌,無忌跟寬兒斗的你死我活,雉奴也不讓人省心,朕現在不知道如何是好啊。”
只有在自己最信任的人面前,李世民才會把這種軟弱的一面展現出來。
在其他方面,李世民是非常果決的。
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幾個兒子,他立馬又變得遲疑了起來。
“陛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不管是太子殿下繼承大統,還是楚王殿下帶領大唐前進,這事情最好都能盡快的定下來,否者對我們大唐的發展,確實沒有好處。”
李績這話說的倒也很客觀。
他是典型的帝黨,誰在皇位上面,他就支持誰。
不管是李治還是李寬,跟他都沒有特別深的交情。
“朕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這個抉擇很難做啊。
要說雉奴他也沒有犯下什么大錯,直接把他的太子之位給免掉了的話,似乎也不大合適。
但是如果把大唐的江山交給他的話,那么一山難容二虎,雉奴跟寬兒的關系,已經不是當年那樣了。”
李世民顯然也知道李治現在跟李寬之間并沒有那么親近了。
甚至彼此之間已經是敵人了。
“不管陛下最終做出什么決定,微臣都是支持的。”
沉默了片刻之后,李績冒出了這么一句話。
雖然他心中覺得李寬可能更適合大唐的發展,但是這話他是永遠也不會說出口的。
而李世民現在的狀態,顯然是想要當鴕鳥。
沒有到不得不做決定的時候,他是很難下定決心了。
這也跟他自己獨特的登基背景有關系,心中顧忌的東西比較多。
所以就更加難以下定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