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掌柜,這段時間不斷的有人找我們采辦銅線,我們現在冶煉出來的銅錠,大部分都用來制作銅線了,之前的那些銅器已經沒有足夠的銅錠去加工了。”
盧明主動的來到了盧原身邊,匯報著作坊里頭最新的消息。
“這個我知道,《科學雜志》上面不是都已經介紹了如何產生雷電,如何在實驗室里頭制作相關的實驗。
現在的長安城,只要是上了一定規模的書院和作坊,顯然都在關注這個消息。
如果我們能夠趁著這個機會,好好的售賣出去一批零件,那也算是一個大好事了。”
盧原作為觀獅山書院化學院的教諭,也是金屬鉻的發明者。
如果不是盧家制銅作坊是范陽盧氏的重要產業,他根本就不會去兼任這個掌柜。
“盧掌柜,現在的銷量其實不是很大的問題,現在都已經有點供不應求了。
但是如何尋找到足夠的銅錠,那就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了。”
盧原之前顯然也是有思考這個問題的。
或者是說這個問題應該是大部分人都會問的。
“我們不是連續漲價三次了嗎?
怎么現在還有那么多的人購買?”
盧原很是疑惑的看著盧明。
在他看來,抑制一種商品的快速上漲,無非就是兩個辦法。
一個就是提供更多的產品出來,讓這種商品不至于因為供貨不足而變得價格昂貴。
另外一種就是提高價格,減少消費者的數量。
給銅線漲價,在他看來就是一種好方法。
“雖然漲價三次了,現在我們的這個銅線的利潤水平也算是不錯。
但是在國內的銅錠供應量并不是很充足,漲價并沒有抑制相應的需求,那么就有必要在海外尋找機會。”
盧明覺得這個煩惱是一個幸福的煩惱。
范陽盧家的產業很多,但是像是這種有幸福煩惱的,還真不是很多。
其實,哪怕是這個制銅作坊,在早些年的日子其實也就那樣。
雖然每年都能提供一些利潤,但是相對比較有限。
現在就不一樣了,作為長安城最專業的銅線制作作坊。
不管是觀獅山書院,還是其他的各個書院和作坊,都在找他們購買銅線。
這么一來,原本沒有什么利潤的制銅作坊,一下子就變得暴利了。
“我們家族也有船隊在南洋負責探礦,不過到現在為止,收獲還不是很大。
現在只能去大唐交易中心契約交易鋪子里頭多購買一系烈銅錠的契約了。
要不然到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按照約定的數量和時間交貨的話,指不定那些人就要來找我們的麻煩了。”
能夠摻和到電磁實驗的機構和個人,都不是盧原希望得罪的。
他只不過是范陽盧氏的一個旁系子弟,小肩膀小胳膊的,哪能承受那么多呢?
“嗯,那我等會跑一趟大唐交易中心,把這個事情落實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