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精細活,容不得半點馬虎。
一旦手抖、分心,紋路稍有變動,就要功虧一簣。靈石、青銀雖說不會作廢,但也是麻煩事。
須精細,但也不能太慢。
陳季川費了老大功夫才得到這套陣法,同時又早早就在練習。三年下來,準備極為充分,功夫都做在了前頭。
此刻出手,頃刻成就。
一天下來,刻錄了六十塊靈石,刻壞二十塊,成了四十塊,已經足夠布下一套小型的匯聚靈氣、提升地力的法陣。
與玉泉山中的自然沒法相比,可對于陳季川來說也足堪用了。
接著。
陳季川將靈石陣基放入早前勘測出來的節點中,又花了一天時間細致調整。
等到了第三天。
法陣布置完成。
陳季川頓時就感覺有些不同,好似有微風吹拂,大地也更有生機,不由一喜:“成了!”
陣勢一成。
往后藥材、靈米就能正常成長。
陳季川選的藥材多是一年生、兩年生的,他在白玉島期間也能夠收獲不少。
因還未長成,藥材的具體藥性、蘊含多少靈氣都難估算,品相未知,價值也就不好去算。
但保守估計,怎么也不會虧本就是。
這些藥材陳季川多準備自留,用以鉆研煉丹之術。
培育藥材的周期太長,在道果世界中還可以勉強為之,但現實中,還是煉丹術更為實用。
日后必定不可少。
與其往后拖,不如早點鉆研。一旦有所成,不論是在道果世界還是在現實中,都有大用,可安身立命。
飛鳥島上。
藥材之外,還有一畝‘青芽米’。這是玄幽海諸多島嶼上最為常見的一種靈米,蘊含靈氣、精氣,對修行中人大有裨益。常以靈米為食,不但有益修為,體內也不會積攢太多雜質,于修行而言,也有益處。
據說‘青芽米’之上還有更加珍貴的‘黃芽米’、‘玉髓米’。
悟元仙師等煉氣中人常年吃的,就是‘青芽米’、‘黃芽米’。至于‘玉髓米’,則更為難得,哪怕煉氣仙師也難奢侈到頓頓吃食。
‘黃芽米’、‘玉髓米’暫且不談。
這‘青芽米’一年一季。
一畝地大約能收獲二十斤到五十斤不等,一斤青芽米價值兩塊靈石。
拋去成本,少說也能賺個七塊、八塊、十來塊靈石。
也不少了。
三年下來,興許就能將布陣的成本給賺回來。
而短短三年,那四十塊靈石中的靈氣還有結余,起出來帶走,往后還能接著利用。
不缺靈石的情況下,陳季川更傾向于將‘青芽米’留下,每日烹食,用以增長修為。
但這三年間,他要嘗試煉丹,又要采購一些符箓、法器用以傍身。
以免日后去了內陸,沒處去買。
這些消耗都不小,靈石必定不夠用,青芽米恐怕無福享用了。
“發財不易。”
“得慢慢來。”
陳季川不急一時,精打細算,斗志昂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