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專業人才,又有其他事務耽擱。
足足兩三年。
如今終于規劃完,開始動工了。
回音谷分煉氣、煉體兩脈。其中煉氣一脈修《劍圖》或是《水經注》,習練劍法、術法。這種疏通河道、開挖溝渠的苦活,也是由煉氣一脈負責。
王文清這時候回來,自然是逃不掉的。
“師兄也別幸災樂禍,門中事務繁多,你也逃不掉。”
王文清回擊道。
鐘大海一聽,面色頓時也是一苦。
這話不假。
回音谷雖說來到寒煙島也有十年,但也不過是剛剛打開局勢。內外事務繁多,水利僅是其中一項罷了。
他也逃不掉。
不過。
二人雖然互相調笑著,但心中卻充滿斗志。
要在海外開辟出一份基業當然不容易,但這種拼搏的過程也讓他們找到久違的激情,好似回到當初三界關中回音谷剛剛崛起時的那段時間。
……
二人與方才碰見的于、苗二人閑敘幾句,就先一步離去,來到回音谷山門所在。
山丘起伏中。
一座座建筑錯落,一塊塊藥田被開墾出來,爬滿山坡,或是種著藥材,或是種著青芽米、黃芽米。
有弟子打理。
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一路上有人沖鐘大海、王文清行禮,稱呼‘師伯’、‘師叔’。
回音谷以陳季川為祖師,鐘大海等人算是一代弟子,這些人則是二代弟子。
如今門中也僅有這兩代,還在發展初期。
二人點頭應著。
繼續往里走。
就見一峰突起,十多座建筑或是在山腰,或是在山頂,出入的弟子就少了。
剛一來到。
就有一位一身儒士裝扮的中年跑出來,見著二人,大笑道:“二位師弟可算回來了!”
這不是旁人,正是回音谷十二劍之首、大師兄伍守陽。
回音谷初建。
弟子都還沒成氣候,門中僅有他們原先十一個一代弟子支撐。鐘大海、王文清一走就是兩年,不但讓人擔心,壓在伍守陽他們身上的擔子也更重了。
此時見著二人回來,伍守陽心中松了口氣的同時,也頗為欣喜。
“師兄。”
“大師兄。”
鐘大海、王文清見著伍守陽也很高興,上前見過。
伍守陽拉著二人詢問這一路情況,又問了問三界關中的變化。
待到敘了半晌。
鐘大海才騰出空來問道:“師父可在門中?”
王文清也看向伍守陽。
他們在外兩年,回來自然要去見一見師父。
伍守陽聞言,看看左右,旋即小聲道:“玉泉島那位大限將至,師父近一年都在玉泉山。”
“你是說——”
鐘、王二人不由一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