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季川修習的術法、武學數以百千計,特別是低階、中階術法。
大多都是在大燕世界、大梁世界,在玉泉世界,在秦嶺世界、大徽世界中得來。有的勤學苦練、刻苦鉆研,有的僅是記下、隨意修行,略知皮毛。
不論是修行過的,還是沒修行的,但凡陳季川記下的,全都化為大小星辰,點綴在這星河當中。
陳季川仔細看去。
漸漸琢磨出名堂。
“術法品階越高,星辰體積越大。”
“術法掌握越深,星辰光芒越盛。”
星河中。
最多的當然是千百計的低階、中階術法,星辰小,哪怕參悟深刻,星光也較為黯淡。
在這些微小星辰之間。
又有數十顆較大星辰——
玄關術、五雷正法、太陰潛行**、七元解厄如意天罡分光劍訣、先天一氣降魔鎖骨縮身**、血光返照太陰神鏡**、三元一體不壞金光護身**、都天羅剎倒亂陰陽九幽轉輪死生大藏妙法、煉尸**、九疑妙術、納甲筮法、...
……
陳季川一一看去,全是高階術法。
星光有的極為閃耀,有的同樣黯淡。
‘五雷正法’等主要修習的術法星光閃耀,此外還有十余顆星辰較為黯淡,后面這些高階術法大多是陳季川這些年在煞環海中斬妖除魔、四處闖蕩得來。
或是因為重復、重合。
或是因為他精力有限。
于是僅記下,頂多琢磨了些許時日,便沒有花費心思在這些上面,因此光芒不顯。
這些年新得的術法中,讓陳季川上心參悟的倒也有。
如‘九疑妙術’。
如‘納甲筮法’。
都是在煞環海中歷練得來,其中前者為遮掩天機之法,可遮掩自身天機,但凡有人掐算,便要疑天疑地疑神疑鬼,萬物皆疑,哪里還算得清本來。
前者遮掩天機。
后者則是測算天機。
融合了‘圓光術’等術法,修行至高深處,能掐算現在、過去、未來,三界當中一切人一切事。
當然。
陳季川修習‘納甲筮法’時日尚短,想要達到這個層次,不知猴年馬月。
“一階修士中的天才,如補天宗普通真傳,修習一門高階術法,想要完全精通,達到一重‘明術’境界,少說也要數十年。達到二重‘通法’境界,更是需要百余年甚至數百年苦修參悟。”
“至于第三重‘融身’。”
“以一階修士的三百年壽命,有生之年想要達到已經殊為不易。一旦將一門高階術法修行參悟至第三重,那這位一階修士便可同階稱雄。是為‘看家本領’、‘拿手本事’。”
如陳季川。
他在煞環海中行走,小四九風雷遁法、五雷正法等修行至第三重,一出手,便顯本領。旁人提及補天宗‘玉面判官’戴宗,就會想起這幾門術法。提及這幾門術法,也會想起陳季川。
可見能將一門高階術法修行至第三重何其難得。
補天宗中。
四百余真傳弟子中,能有一門‘看家本領’,即,將一門高階術法修行至第三重的,不超過二百人。
能將兩門高階術法修行至第三重的,更是稀少,至多數十人。
如‘鐵笛龍女’薛曉,離開補天宗前,最終擠進長生榜第四十八位,就是因為掌握了兩門修行至第三重的高階術法。
而‘七手夜叉’程北玄則更加厲害。
將四門高階術法修行至第三重,兼顧攻擊、防御、速度、爆發,身上沒有短板,故而離開補天宗前,能在長生榜第五位短暫停留。
而陳季川這樣的,十門修行至第三重的高階術法傍身,則已經能夠長期占據長生榜首。
只不過——
“我仗著‘造化·衍法’,得來一門門高階術法。從低階開始修行,繼而中階、高階,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再加上前幾世數百年如一日的苦修,因此這一世才能參悟迅速,將十門高階術法都修行至第三重境界。”
“可新得的術法。”
“如‘九疑妙術’、‘納甲筮法’,參悟起來則慢了許多,修習將近百年,距離第二重也還差了不小火候。”
陳季川看過一顆顆星辰,不由搖頭。
算起來。
他的天資悟性比起補天宗真傳弟子還要差了一重。
后者最差的也能稱得上‘普通天才’。
陳季川則只能稱一聲‘普通’了。想修習一門高階術法可不容易。
……
“高階術法都難參悟。”
“更別說超階術法了。”
陳季川目光一動,看向星河中最為龐大的三顆星辰——
小四九風雷遁法。
大羅天袖。
補天印。
“‘小四九風雷遁法’推衍至超階,修行參悟比‘大羅天袖’、‘補天印’來的輕松,但十年下來,依舊停留在第二重,相距第三重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