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尊化神。
五百位真人。
這就是此行所有的人員。
至于武河星中。
白虎殿中第五位晉升化神的‘白虎殿第五祖師’邵以正,領著連同他在內的一共十七尊化神,坐鎮仙宗。
十七尊化神,執掌武河星內外陣法,足以應對普通天人境。
再有陳季川留下的‘二元珠’等寶物,出其不意,等閑元一境都要吃個悶虧。
若是來人再強橫一些,武河星就很難敵得過了。
只能自認倒霉。
畢竟如果是分神境強者到來,就算陳季川親自坐鎮,也斗不過。
操心不了太多。
陳季川也很灑脫,各項事宜安排妥當后,也不瞻前顧后,祭出‘五雷颶母車’,就帶著銀河、真武、黃權、蕭蘭、張鶴等人,以及五百真人,徑直駛入星空。
此去不是第六區,不是星隕閣,不是藥塵星。
而是同樣相鄰,但距離更遠的第八區——
‘十輪星’。
……
鶴敞須髯發如云,清風吹袖駕龍吟。三山五岳肩扛負,攪海翻江洗昆侖。
擎冷月,托天門。扶搖九上摘星辰,恨時放閘仙河水,灑遍人間處處。
……
走走停停,四百年后。
“十輪星。”
“到了!”
……
《九河簡史》有云:“仙婆生十子:順風耳、千里眼、大力士、鋼頭、鐵骨、長腿、大頭、大足、大嘴、大眼。十子各有神通,時人以為天上星君轉世。后十兄弟皆有成就,人稱‘十星君’!”
……
六千年前,‘十星君’陸續成就神變,腳踢星辰,十輪圍成一方大陸,山川縱橫,日月高懸,人稱‘十輪星’。
六千年來,十星君晉升神變,又困在神變。
最終陸續兵解為散仙。
現今已過五重劫,均為五劫散仙,名動九龍河系。
早年間,十星君與當初‘魔音十祖’齊名,一時傳為美談。
但隨著時間流逝,十星君一個不落,個個晉升神變,個個兵解散仙,個個穩穩渡劫。
而魔音十祖僅有五人晉升神變,僅有五個成為散仙。
前些年更是接連三位隕落在散仙劫下。
早就被十星君比下去了。
……
這一日。
陳季川一行人進入十輪星。
當初離開武河星,一共是十三尊化神、五百位真人。
途中四百年,五百真人中——
有老去的。
有意外身亡的。
也有晉升化神的。
余下還有三百出頭,大多是八九百歲高齡,也沒多少年可活。
太多人進入十輪星太過張揚。
陳季川將他們安置在十輪星外一處星辰中,并留下兩名化神看守。
而他跟銀河、真武一道,帶著黃權、蕭蘭、張鶴等八位老牌真人,以及途中新晉的二十四位化神,分批次,陸續進入十輪星。
第九區動蕩。
十輪星近年來進出的生面孔不少,區區數十人,并不引人注目。
辦好手續,租賃洞府。
各自閑逛一圈,熟悉一圈。
待到傍晚。
一共三十五人又聚在洞府中。
“跟魔音山差不多。”
“不論是十輪星還是魔音山,出入的都是化神修士,規矩大致相同,盡量簡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