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后。
陳季川悄無聲息離開雷音山。
而在他走后——
嗚嗚嗚!
呼呼呼!
雷音山上大風起,云飛揚。
天劫降臨。
……
“是時候離開了。”
襄助吳泉、張謹突破至化神,在大周最后一樁心事了結,陳季川半點不耽擱,隨意掐算了個方向,開始遠行。
這一走,下次如果再回來,很可能就是錢財耗盡的時候。
……
從東土大周出發,一路往西。
第一程就是橫穿大周。
陳季川在世俗中行走,時不時路過一個村莊,將整個村莊連人帶房子,全都收入紫府仙葫中。
有時路過縣城,將整座縣城也搬進來。
“仙葫千里方圓,太過空蕩。”
“靈藥、靈蟲全靠我一人打理也太吃力。”
“不如多搬些生靈進來。”
仙葫空間空著也是空著,收些人進來,往后歲月一代代繁衍,陳季川今后也可以從中挑選些好苗子進行培養。
保不齊里頭就能出一兩個絕頂天才,今后修成四階,成為他的幫手。
這跟中彩票一樣。
買了不一定能中。
但不買就一定中不了。
“閑著也是閑著。”
“存個念想。”
千里方圓的仙葫空間,相當于前世一個大省,或是六七個小省的總面積,安置數千萬百姓都綽綽有余。
但仙葫空間大半面積都要用來種植靈藥、培育靈蟲,不能放太多人。
陳季川陸陸續續收了五萬多人就停了下來。
自東往西而行。
一邊充實仙葫空間。
一邊快速提升修為。
一邊領略風土人情。
陳季川的日子過得很愜意,很輕松。
偶爾還會在一地停留,煉丹、煉器。
他在大周神都城搬走了太多的靈藥、煉材,五大仙宗送來的贖金也有許多高階靈藥、煉材。
陳季川現在手上沒什么能用得上的丹藥,需要自行煉制,同時也算是保持煉丹的手感,鞏固煉丹技藝。
他在星空世界中凝結了三十二枚附屬道果,其中煉丹技藝拔群的有六人,感悟道果、煉制丹藥,陳季川的丹道造詣也在穩步提升。
煉器也是一樣。
于丹器二道,一階、二階都算不上太難。
但到了三階,難度陡然提升。
陳季川在中洲世界的時候,坐擁整個中洲的資源,又有各門各派、各路頂尖煉丹師煉器師可供交流切磋,這才能夠在二階時,將丹器造詣提升至三階。
可第三階跨度太大。
拿仙道來說,從化神一境‘天人’,再到化神二境‘元一’,再到化神三境‘分神’,再到化神四境‘神變’以及兵解后的‘散仙’。
每一個境界間的差距都猶如云泥。
因此丹藥、法寶在三階中的差距同樣極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