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丹術也在一點點進步。
晉升四階后,又是另一番天地,術法方面的桎梏小了不少,能夠進一步提升。
不止修行。
不止自身。
待在星宿海中,進入八極圣殿中,陳季川又重操舊業,時常在凡俗中行走,挑選心儀的好苗子,收為弟子,帶在身邊,帶到迷神島悉心培養。
陳季川收徒,首看人品,再看資質。
人品不錯,資質過得去的,就收入門下。
著重培養弟子的歸屬感,著重經營師徒情分。
對比八極圣殿中其他七位上仙,對比重明界中許許多多的上仙,陳季川的收徒堪稱‘隨心所欲’、‘寧濫勿缺’、‘以量取勝’、‘廣泛撒網’。
顯得有些另類。
同為上仙,比如八極圣殿中的萬明上仙,他同樣收徒,在真人、化神階段,都收過弟子。成為上仙后,也花心思培養過幾個。
但連同記名弟子在內,總數也才三四十位而已。
看上去不少。
可萬明上仙活了一萬歲,漫長歲月下來,同時期門下弟子最多的時候,怕是最多個位數。
一方面精力有限。
一方面要求太高。
如萬明上仙這樣的人物,既然要收徒,自然是優中選優,更抱有極大期許。
收下的每一個弟子都是想培養成四階上仙的。
真人、化神,這都算是失敗。
對自己沒什么幫助。
但他們自己修成上仙都是千難萬難,更被說培養四階了。即便選了又選、挑了又挑,又用了不少精力去培養,可最終全都是一場空。
一個個弟子都難突破到四階,還活不過他這個師父。
久而久之。
收徒授徒的心思也就淡了。
從八極圣殿中的八位上仙的關系、出身中也可以看出,這其中包括陳季川在內,有四位都是半道加入的,加入前都已經是化神巔峰,隨時可以沖關渡劫的存在。
出自門中的四位上仙,各自也無師徒這種親密關系。
晉升四階后,同樣以師兄弟相互稱呼。
同為四階。
同為上仙。
除非從微末時就已經被收為弟子,否則在四階在望甚至是已經晉升四階后,誰也不愿意憑白多個師父,憑白矮人一頭。
比如陳季川。
他在加入八極圣殿前,就已經有把握晉升四階。若有八極圣殿的上仙這時候來收他為徒,他非但不會感激,反而會覺得自己在被占便宜。
往后也沒什么情分,反而還要心中膈應。
人都不傻。
想靠著撿現成的,撿一個上仙弟子,可沒那么容易。
這就造成四階上仙中,擁有師徒關系的較為罕見。
八極圣殿中更是一個都沒有。
正因為培養弟子太難,一眾上仙全都慎之又慎,以免浪費精力跟感情。
但陳季川不同。
他的標準雖然也不低,但對比其他上仙,就太寬松了。
甚至都未必強的過比如八極圣殿這樣的仙道宗門。
每隔十年百年出去一趟。
每一次出去都要帶回來百十個弟子。
這些弟子還都不是散養,陳季川時常會為他們講課,待到有一定修為后,有一定感情后,才會送入玄龜島中,在八極圣殿中歷練。
等過了一段時日,一個個得到磨煉后,再召回身邊進修一陣子,完事后再放出去。
這樣一批批弟子,不斷召回、放出、召回、放出。
循環往復,大浪淘沙。
凡俗階段淘汰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