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初成首席后得到的三滴‘三秋玉液’,短期內,至少一兩千年內的修行是足夠的。
但居安思危。
哪怕陳季川對證道真仙頗有信心,但也不敢確定一兩千年就能證道,因此坐吃山空要不得,還得多做幾手準備。
“我這本尊就不要出去亂晃了。”
“待這些寶物用完,若還未證道,大可獻一兩門神通給道門。一來報答道門恩情,二來也能換取更多的修行悟道資源。”
陳季川身上神通不少。
自己的看家神通不好外傳,以免被人針對,但他在重明世界中得到的那些殘缺神通,大可以找個由頭,獻給道門。
這些神通雖然多有殘缺,后續沒有,但是大多都能修煉到第四重境第五重境,對尋常真仙而言,也足堪用了。
整個一元道門也只有七門完整神通,哪怕是一門殘缺的神通,也能換取大量的功德,從而兌換大量的修行資源悟道寶物。
原先不拿出來,一是地位不夠,才僅真傳而已,即使得了功德,能兌換的寶物也很有限。二是他畢竟還在上仙階段,不敢太過出格,以免日后不好出門行走。
但現在他已是首席,這一道真身在證道真仙前又不準備再出山門,此時獻出神通,倒是無礙。
不過此事不急。
如果可以,最好是能夠成為真仙后再貢獻神通,那時即便是道門,也不會對神通刨根問底。
而現在則不大確定。
道門的確不會太多過問弟子在外的機緣,比如沈默就曾在外得到一宗仙器,但仙器依舊在他手中。
可神通畢竟不同,陳季川也不確定,要多做些準備,以策萬全,免得弄巧成拙。
當然。
哪怕是現階段,陳季川也并非真的在山門中啃老本。
在旁人看來,新晉首席‘周衍’分明是天生道種,不出門,一味閉關苦修,也有望證道真仙。
正常人沒法比。
但實際上,陳季川人在金風山海,卻有八十一道分身在外,同樣是他,同樣在奔走忙碌。
在‘周衍’回到山門后。
‘五雷仙’棲真子與‘金剛仙’戴宗就已經在準備脫身。等到陳季川成為首席,又過去百年,‘宣陽二仙’終于修養好‘傷勢’,一舉斬殺數十位尾隨的妖魔,驚散一眾妖王魔頭,然后不見蹤影。
……
東洲往東,東海海域。
陳季川化作‘五雷仙’棲真子的模樣,獨自行走在諸島之間。
“‘宣陽二仙’沒必要形影不離,我日常以‘五雷仙’棲真子的身份行走東海,讓其他分身可以正常運轉。遇到一個完美戰力分身應付不來的情況,再將‘金剛仙’戴宗弄出來不遲。”
‘宣陽二仙’在二百年前的宣陽山一役中,已經打出了名頭,以‘五雷仙’棲真子的身份行走東海,能有頗多便利。
至少在知道他身份的情況下,沒有哪個上仙敢來招惹他。
陳季川對這些個海外散修沒什么興趣,身上沒多少元晶,沒多少寶物,他連‘釣魚’的欲望都沒有。
“與其套路東海散修中那些心術不正的魔道修士,各路妖王,倒不如想辦法混進真仙的圈子里。很多對四階上仙而言價值連城甚至連接觸都接觸不到的珍寶,但對大乘真仙而言,卻不算什么。”
比如‘源玉’。
比如‘三秋玉液’。
這在道門中,也都是真仙才能用的,道門上仙中,唯有首席每兩三千年才有一定的賜予,極為珍貴。
但如果能混入真仙當中,想來獲取不難。
既然已經清楚自己一身實力勉強可比真仙,自然沒有坐擁寶山而不運用的道理。
唯一困難的是,真仙蹤跡難尋,‘宣陽二仙’雖然在東洲南疆一戰打出風采,可畢竟不是真仙。
那些真仙不見得看得上他們,自然不可能來結交。
途徑!
陳季川現在需要的是一個接觸到、結交到真仙的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