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季川聞言嘆息一聲,沒有再多說。
沈默的心思他也知道,而他自己也沒把握在萬年后證道,再加上他跟沈默的交情說淺不淺說深不深,他將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足夠。
既是不愿,便隨他去吧。
人生匆匆,過客幾多,在不好暴露‘點化’的情況下,陳季川也只能盡量幫襯,無法強求。
……
見過沈默的數月后。
在外歷練的劉合川、烏奇先后回來,見了這位大師兄最后一面。
其中屬劉合川最為觸動,最為哀傷。
他與沈默交情最好,當初沈默在三萬歲時,就將道門首席的位子主動讓與他。尋常上仙只知首席待遇好,但不知詳情。
可他們當過首席的都知道。
沈默提前六千年讓位,其他不論,單單是這期間本該得到的兩滴‘三秋玉液’與三斤‘源玉’,損失就不小。
劉合川承沈默恩情,見到沈默遲暮,不免悲傷。
陳季川、卜隱、雪谷、石澤、江青杏。
劉合川、烏奇。
師兄弟幾個都去看過沈默。
唯獨孟青。
這位東河宮排序僅在沈默之下的二弟子,離開山門在外闖蕩已有兩千多年,一直杳無音訊。
東河宮主講道他沒回來。
大衍勝會他沒回來。
這一次沈默即將老去,他還是沒回來。攀登仙道的路途中,越往上越艱難,越往后也越孤單。一個個朋友倒下,一個個親人離去,到最后,或許只剩下自己一人。
三年后。
孟青終究未歸。
沈默在妻女的陪伴下,于洞府中含笑而逝。
東河宮自此又去一位親傳,尚存八人。
逝者已逝。
生者還將繼續在仙道中前行。
陳季川感傷幾日,又投入修行中。
這一世大好局面,他可不想步沈默后塵,留下一世遺憾。
……
神州東海。
火鏡道門。
這是一個三流道門,門中僅有一位真仙大能‘修蒙老祖’。
相當于‘黑梟宮’。
因為真仙單薄,修蒙老祖獨立支撐火鏡道門,使得這一門的底蘊較淺,值得一提的僅有一處‘元陽小境’。
這是天生地成的一處秘境,當中有四百二十種火焰,火焰融合,能誕生‘元陽氣’、‘元陽火’,對修煉火法的真仙都有助益,更是火法上仙悟道的寶地。
當中孕育的‘元陽石’,也是不輸‘陰陽二氣石’的悟道寶物,不論是上仙悟道,還是用來煉制仙器,都價值不菲。
靠著‘元陽小境’,火鏡道門中一代代也有不少有望證道的上仙,其中堪比沈默這樣的巔峰上仙,每隔幾個時代,也能出現一兩個。
火鏡道門中,修蒙老祖是定海神針,這‘元陽小境’則是立派根基。
單從修蒙老祖真身長期坐鎮此地,就可以看出‘元陽小境’的珍貴。
這一日。
元陽小境中,修蒙老祖睜眼,眸光落下,落在一座火焰山中。
四百二十種火焰竄動,當中卻坐著一位有道上仙。
“五雷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