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轉悠的過程中,徐懷遠又給萬青介紹了四位正在工作的同事,加上一個休沐的,兩個晚班的,整個云水堂外院加上剛剛加入的萬青,總共有十個人。
萬青也分到了屬于自己的辦公位,在左廂靠近外院正房的一間坐房內,和一位名叫金志常的同僚共用一間坐房——這金志常就是兩個晚班人員之一,所以此刻并不在。
工作情況大致介紹了個妥當,接下來就是工作安排了。
“萬師弟初來乍到,一切還需從頭開始,倒是不必急著做事。”
徐懷遠考慮到萬青的情況,說道:“道門守則是需要熟讀牢記的,我教各房情況,也需要進一步地了解清楚,《無定真經》也是必修課,要多看,這些都是萬師弟首先要做的……”
這坐房內就有書架,上面擺放了很多文策書籍,里面就有道門守則。《無定真經》也有,經徐懷遠所說,那是西真教的教義經典,應該是類似于《道德經》、《圣經》之類的東西。
而徐懷遠說著說著,看了一眼萬青,突然停下了之前的話語,問道:“萬師弟文采如何?”
萬青苦笑了一下,道:“文采談不上,不過上過兩年學堂,不少字還是認識的。”
萬青本人對于繁體字是很熟悉的,非生僻的大部分繁體字要他寫,一下子或許寫不出,但是認字還是不成問題的。
當然,為了不惹人懷疑,他要按照“萬青”的水平來。不過托萬全的福,“萬青”的識字水平竟然也還勉強可以。
這位萬家家長曾經想過讓自己兒子考科舉出人頭地,為此曾省吃儉用拼盡全力供“萬青”上過一陣學堂。只是生活壓力太大,再加上“萬青”實在頑劣混賬,這才沒有學下去,于是科舉無望,字倒是認了一些,比這時代很多完全是文盲的底層百姓強。
“不錯不錯,”
徐懷遠樂呵呵地笑了笑,“但是按照慣例,還是需要了解詳細才是,萬師弟請別介意。”
萬青忙道:“不會不會,應該的。”
隨后,徐懷遠就隨手從一旁的書架上抽出兩本書,考察起了萬青的識字情況來,而萬青也是大致按照著“萬青”的實際情況,再稍加多發揮了一點點來應付這個測試。總體測試下來的情況,就是能識個大半測試內容的字。
在萬青看來,這種程度應該差不多夠了,畢竟他又不是來考狀元的,徐懷遠卻是拉下了一直掛著的笑容,沉吟道:“尚算勉強,不過最好還是能再多些才好……這樣罷,依照慣例,萬師弟最好還是先在外邊找一位先生繼續學著識文斷字,所需費用,都由堂內付給,待會兒師弟就寫張條子來我這支取費用。”
說到這,徐懷遠又樂呵呵地笑了起來,最后還加了兩句:“西廂白公學堂的白征明白老先生處就不錯,他和我云水堂林黛林師姐也相識,所以教學也比別處更盡心。我堂內新來弟子,都是去那處,師弟也不妨一去,會覺受益良多的,只需記住莫提我堂之事。”
萬青也不笨,聽明白了徐懷遠的話。
這是薅公家羊毛了。
林黛這個名字,在徐懷遠介紹過的外院火工里沒一人對應,又是云水堂的,應該是內院的人了。所以這個薅羊毛,應該是有內院高層主導的薅羊毛,再看徐懷遠這樣一副明目張膽有恃無恐的樣子,這種事很可能是堂內默認的。
“……是,多謝師兄指點。”
萬青一下想明白了這里面的門道,當即應道。
徐懷遠見萬青一點就明,并不是個榆木腦袋,也很是滿意,又再交代了兩句,最后讓萬青這幾日盡快把道門守則通讀記熟后,就離開了。
等到徐懷遠離開后,萬青卻是沒有乖乖地去看徐懷遠翻找出來放在了他桌子上的道門守則,而是在書架前晃悠起來,一本本地翻看著封面。
他想要看看能不能在這里找到有關怪異的記載,這才是他目前最為心系的事。
而翻找了沒一會兒,他的目光就在書架第三層的某本書上停留住了。
《司馬異聞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