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白桿兵在秦良玉的率領下,在山下擺開了“天羅大陣”。
一隊隊兵馬派出去,在各自將官的帶領下,前往各個山口埋伏,山腳下,溝壑旁,很多士兵在挖陷阱壕溝,布置竹簽、窩弓等暗器。
附近十幾個山頭、山澗,都成了伏兵的隱藏地。
一張十幾里方圓的“大網”悄悄地張開了。
果然不出所料,生苗兵又來了。
他們這回出動的兵力不多,大約只有一千余人,領兵的依然是兀野王。離著幾里地都能很清楚地看到那個黑熊般的高大身影,披著半片豹皮,手里拎著鐵蒺藜。
可能是因為上次吃了敗仗,這一次生苗兵變得小心翼翼,走走停停,慢慢騰騰,離著鷹愁寨山下的小路還有老遠,就停下來,磨磨蹭蹭,半天也不動。
埋伏在四周山上的秦良玉兵馬,都有些納悶兒。
這些生苗的囂張都哪兒去了?
難道一次敗仗就被打怕了嗎?
老半天,生苗兵也不前進。把四周的伏兵等得都著急了,麻倉收向秦良玉請示,“將軍,咱們出擊嗎?”
“不,再等等。”
大家都在摩拳擦掌,等著生苗兵進入埋伏圈,他們今天只派了一千多兵馬,如果踏入“天羅大陣”里,差不多有把握一口吞掉。
甚至能抓住兀野王。
可是……生苗兵就是不動。
而且,讓人吃驚地景象出現了,在兀野王的帶領下,敵人回轉身,匆匆向回撤退了。
跑了!
怎么回事?他們不是來打仗的嗎?怎么突然折回去逃跑?
秦良玉下令:“追擊。”
一聲令下,白桿兵全線出擊。
從一道道山嶺后面,冒出無數的兵馬來,朝著生苗兵奔去,溝壑里,山坡上,一隊隊手持白桿的士兵,順著各個崎嶇陡峭的山溝山梁,向著生苗部隊發起沖鋒。
生苗兵撒腿就跑。
根本就不接戰。
這些家伙在山里奔跑起來,那真象豹子一般敏捷,竄竄跳跳,陡峭的山地就象平地一樣毫無阻滯。
沒用半盞茶的功夫,這一千多生苗兵,包括兀野王在內,就逃得無影無蹤,遁進深山里找不著影子了。
白桿兵追了一陣,毫無效果。
只好撤退回來。
大家都很失望。
麻倉收恨恨地直跺腳,“嘿,好好的天羅大陣,就差一點,他娘的,生苗兵再前進一個山頭,我保證他們一個都逃不掉。”
后悔也沒用。
只好收兵回營。
……
接下來,連續兩天,生苗兵都出動了,但是一看見有白桿兵的影子,立刻返身就逃。
氣得麻倉收大罵,“要是不想打仗,你別來就是了,來了又不打,搞什么名堂。”
好好的天羅大陣,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