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秦良玉的韜略,完完全全徹徹底地佩服。這員蓋世女將不但精通兵法,而且隨時隨地根據敵情變化進行調整,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變化無窮。
這是歷史上罕見的軍事謀略家。
……
……
牛家壩子是個小村,村外綠樹環抱,有一片郁郁蔥蔥的桑林,尤其惹人喜愛,桑樹茂密,連綿成片。
中軍,連同秦良玉的親兵在內一共才一千多人,都隱藏在桑林里。
士兵們在長官的指揮下,忙著掘陷坑,扎草把,縫旗幟……做著各種戰斗準備。桑林內外一片熱火朝天。
緊挨著桑林,有一座小小的祠堂,寫著“武候祠”三個字。
三國鼎立時,蜀中成都,本是諸葛亮的大本營,曾經將這塊沃土治理的井井有條,物阜民豐,蜀人對諸葛亮非常愛戴,后世幾千年都奉為先祖,各地大大小小的“武候祠”更是數不數勝。
秦良玉說道:“武候是咱們蜀中的佑護神,路過武候祠,是應該拜一拜的。”
她整整衣服,進入祠堂里,譚天保和小菊跟在身后。
祠堂不大,院里有一方石桌,幾個老頭正在圍坐下棋,看見秦良玉進來,起身相迎,其中一個駝背白眉老漢拱手施禮,“客人可是要祭武候?”
“正是,”秦良玉還禮,“各位老人家,打擾勿怪。”
說罷,她進入祠堂內。
這座祠堂很小,連個諸葛亮的塑像也沒有,只在中堂內擺著靈位,秦良玉按照儀禮焚香、拜祭。
譚天保并沒有進入祠堂,他站在外面等候。
幾個老頭重新返回石桌旁下棋,但是有一件物事,卻引起了譚天保的注意。
石桌一角,放著一本古裝冊子,黃色硬桑皮紙封面顯得古色古香,上面寫著幾個字:“武候習兵紀要”
嗯?
武候習兵……
這是諸葛亮留下的兵法嗎?
不會吧,幾個牛家壩的老頭兒,難道在下棋的時候也學習諸葛亮兵法?或者是成都附近的普通百性也研習兵書戰策?這事兒可有點匪夷所思了。
有點邪門兒。
他上前一步,揖手問道:“老人家,我想問問,這本書真是諸葛武候的兵法么?您老幾位正在研讀么?”
那駝背白眉老頭笑呵呵地說:“兵法,是不錯的,正是當年武候留下的遺物。不過,我們可不是研習,而是賭賽。”
“賭賽?”
“對,這局棋,名叫‘桑木局’,是當年武候留下的,武候曾經留下遺言,誰能破了此局,就以兵法相贈,誰知道過了一千多年,始終沒有人能夠破解,因此這本兵法到現在也還留在祠堂里,沒人能夠贏走。”
“……”
譚天保大吃一驚。
這是真的嗎?
駝背老頭是在跟自己開玩笑?
看樣子,不象啊,他們幾個人年紀最小的也有六十多歲了,一點也沒有開玩笑的模樣,再說大家素不相識,他們跟我開的哪門子玩笑?
如果是真的……這事兒就更神奇了。
一千多年的棋局,諸葛亮當年設下的……我擦,想一想也讓人心潮起伏,神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