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勛湊上去,一個個辨認,查驗這些俘虜誰是李自成。
官軍小校在旁邊提醒他,“這些人都是按你的描述,從戰場上抓來的,身上都帶有龍泉寶劍。”
高德勛有些尷尬,身上帶龍泉寶劍的人成千上萬,哪能都是李自成?而且面前這七八個俘虜,相貌各異,與李自成相去甚遠。更讓他難堪的,是這些闖軍將領,個個與他相識,過去都是同伴和朋友,如今大家面對面……好尷尬。
有的俘虜對他怒目而視。
其中有個俘虜,當高德勛走到面前時,突然飛起一腳,踢在高德勛的膝蓋上,冷不防踢得他身子一歪,差點跌倒。
身后押解的官軍趕緊喝斥,“老實點。”用腰刀的刀柄擊打俘虜的腰胯。
高德勛站直了身子,一臉苦澀。
“他是不是李自成?”小校喝問。
“不是。”
高德勛在七八個人面前仔細辨識,逐個查驗,因為剛才挨了踢,不敢走得太近,只好伸長了脖子,那情景——看上去怪模怪樣,令人發笑。
“不是,不是……”一連七八個,全都不是。
洪承疇和一眾將領們失望了,原來并沒有抓住李自成。
但洪承疇是個經驗老到的官僚,他不想讓眾人心灰,說道:“大家再仔細找找,戰場混亂,也許闖賊被殺死在某個所在,亦未可知。”
話雖如此說,但是大家的失望是難免的。這一場大仗雖然取得了全勝,但是有一個結果是令人吃驚而沮喪的——幾乎所有的義軍高級將領,全都沒有捉到。
既沒捉住李自成,也沒捉住劉宗敏,還沒捉到劉芳亮、郝搖旗、袁宗弟……就連李自成的老婆孩子也沒逮住。
沒辦法。
只好按照洪承疇的吩咐,在戰場的死尸堆里仔細尋找,盼著能夠找到這些“賊首”的下落吧。
……
慶祝勝利的酒宴結束以后,沒過幾天,就傳來了朝廷命令。
兵部尚書楊嗣昌,奉了崇禎皇帝旨意,急招洪承疇、孫傳庭兩部人馬,即刻奔赴北京。
崇禎的意思很明白:李自成部已經被剿滅,陜西河南一帶暫時太平,就把兵力最為雄厚的洪承疇和剿賊戰役中戰功卓著的孫傳庭,調到北京,防備清兵。
因為清兵的威脅實在太大了,上次差點就把北京城拿下了,若不是盧象升拚死抵抗,秦良玉奇兵退敵,崇禎皇帝的金鸞殿就危險了。
孫傳庭對于這次調動,頗不滿意。
他對洪承疇說:“洪督,李闖賊雖然覆滅,但要防止死灰復燃,再者,張獻忠受撫,絕非真心,也要派兵防備,若有異動,即刻消滅,其它象羅汝才、王霸、過天星等賊寇,仍在各處流竄,因此陜西一帶不可空虛,若是把咱們的主力都抽走了,只怕后果難料。”
這個看法非常正確。
俗話說,斬草除根,李自成的殘余并沒有完全剿除,其它義軍也還有很多,把兵力調空,豈不是給了流賊可乘之機?
但是洪承疇是個大滑頭,絕不會說違背圣旨的話,他勸孫傳庭,“楊閣部也是考慮大局,把咱們調去對付清兵,解除北京的威脅,也是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