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皇帝無端端點名,如果皇帝出了意外,要他一個人陪葬呢?
要他陪葬,他也能理解,畢竟他是皇帝貼身小太監,給皇帝陪葬,能在下面,繼續照顧皇帝。
可是單單要他一個人陪葬,這就很過分了。
他迷茫著拍了拍衣袖,準備回宮里。
身后一名羽林軍卻緊緊跟著他。
小畢子愣了,他扭頭看向羽林軍,問道:“你有啥事么?跟著我作甚?”
那羽林軍搖了搖頭,道:“陛下說,未來要你陪葬,我要盯著你,免得被你跑了。”
小畢子:“……”
我特么……
要不是錘不過你,勞資當場就要把你錘死。
……
另一邊。
朝安城外,北邊大道十里之外,有一座‘送將亭’。
據說是曾經唐太祖在此送征戰的將士時建造的,在十里外所建,也有送君十里,祝君凱旋的寓意。
諸葛無明等一眾大臣,正在這座送將亭之中,他們都手里捧著一碗酒,想要在這里送皇帝一程,祝皇帝凱旋歸來。
“宰相,你確定陛下是從這條道過來的么?”
“這都等了多久了?有半個時辰了吧……”
“陛下難道真的不是從這條道過來的?按理來說,如果是走這條道,陛下應該早就到了呀。”
“我們真的白等了不成,這都等了一晚上了。”
“……”
文武百官們都有些疑惑。
按照他們的推算,皇帝應該早就到了,這都超時了,皇帝不可能還沒到。
他們困惑于皇帝為啥還沒到。
一旁的諸葛無明,白眼翻了又翻,通往北海軍營,這里就是最近的一條路。
如果要繞別的路,那至少要繞個七八天的路,從別的地區通往北海軍營。
會有人那么蠢么。
有近路不走,繞個七八天的路,去走遠路。
皇帝像是那種蠢人?
開玩笑吧。
諸葛無明定了定心,準備繼續等待。
就在這時。
外邊一名士兵騎著馬奔騰而來。
文武百官看到有人過來,一個個眼前一亮,還以為皇帝快到了。
那士兵躍下馬,朝著文武百官拱手,道:“各位大人,陛下并未走這條路,陛下是走東邊那條路去的,各位大人無需再等了。”
文武百官:“???”
諸葛無明:“???”
皇帝真的繞那條要多走七八天的路了?
諸葛無明瞳孔一縮,陛下肯定有深意。
容他好好想想。
嗯,讓他好好想想,陛下這到底是什么意思。
好好想想……
想個屁啊想。
他是真的想不出來,陛下為什么要繞一條多走七八天的路,而不是走近道,這有個什么深意。
想不通,這是真的想不通。
再見,是他諸葛無明修為太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