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他們還順帶規劃了一下自家領地,表示以后沒有大帝了,他們各自立個小國玩玩。
不過,接下來,又有一道難題擺在了他們面前。
他們誰去和大唐協商??
他們又不會大唐的語言。
在一番交談后,他們想起了,被關押的那些大唐俘虜將領,于是乎齊齊去叫那些大唐將領出來,將事情告訴他們,并讓他們回去和大唐那邊的話事人說。
那些大唐將領們得知了大唐興兵‘千萬’而來,逼得這個圣格蘭帝國割地賠款和親,也是愣了許久。
隨即狂喜不已。
為大唐沒有放棄他們而狂喜。
嗯,他們覺得,大唐是因為他們,才兵進圣格蘭帝國的。
……
而此時。
圣格蘭帝國腹地之中,一座名為‘榮華山’的高山上。
一座營寨立在山頭,在其營門口上,一桿淡紅色大旗屹立著。
淡紅色大旗上面寫著一個很奇怪的字。
這名字明顯不是圣格蘭帝國的文字。
而是大唐帝國的文字。
若是讓大唐人過來,必然能夠認得出,這個文字,就是一個‘唐’字。
而這座營寨的主人,正是昔日跳海逃走的周瑾。
說起周瑾,那是一波三折。
跳海之后,僥幸未死,被圣格蘭帝國的一個好心漁夫救起來,并且學會了圣格蘭帝國的語言。
后來,周瑾從海邊而出,來到了圣格蘭帝國的腹地,加入了圣格蘭帝國一座城鎮的官府。
官府派他做臥底,臥進了這座營寨之中。
官府想要剿滅這座營寨,所以叫周瑾配合,來一出‘里應外合’。
結果周瑾出色的能力,從臥底晉級了營寨老大,帶著營寨一步步擴大,抵御官府。
如今大唐舉兵攻來,當地官府也無暇顧及這座營寨了。
在營寨內。
周瑾臉色嚴峻的看著面前的信件。
信件上的內容,講述了大唐軍隊,三天之內登海岸,滅圣格蘭三十萬大軍的事情。
“大唐……陛下……速度居然這么快,原以為陛下兵進圣格蘭,也至少要三到五年的時間,那時候如果不出意外,我這座營寨也能提出五萬精兵,配合陛下,可如今……不過一萬之兵罷了。”
周瑾微微皺了皺眉頭,衣袖下的拳頭握了握。
心底嘆息了一口氣。
罷了罷了。
一萬就一萬兵吧。
等到大唐揮兵攻來時,再配合陛下。
不過,倒是可以等到大唐攻來時,假意幫助圣格蘭帝國那邊,一起抵御大唐,關鍵時刻來波背刺。
提起‘背刺’,他眼前就是一亮。
這玩意,是真的會上癮的。
一時背刺一時爽,一直背刺一直爽。
周瑾一拍桌案,就開始調兵遣將了起來,隨時準備接應大唐,背刺圣格蘭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