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韓羽也想要請命保護皇帝安危。
但皇帝卻要韓羽統領大軍,韓羽自然不能拒絕,只能乖乖領命,以統領大軍之事為重。
再然后……
再然后就是商量帶多少騎兵奇襲的好了。
話題一到這個。
瞬間皇帝就和活了過來一般。
“韓將軍啊,朕看,要奇襲敵國都城,需要的人數,不再少數啊……韓將軍,不如就簡單一點,派個十萬騎兵如何?”
“陛下,奇襲講的是兵貴神速,趁其不備,一舉拿下,數量不能多了……”
“那就……八萬?”
“陛下……”
“七萬!不能再少了……”
“陛下……”
“六萬?”
“陛下……”
……
在韓羽欲言又止,皇帝的討價還價之中。
最后確定了,帶五千騎兵奇襲圣格蘭帝國都城。
嗯,皇帝知道了,只能帶五千騎兵,差點沒后悔死。
可面子比命重的皇帝,還是咬著牙,答應了下來。
如果換做是要去打古羅帝國的都城,估計皇帝打死都不敢的。
但如果是圣格蘭帝國的都城,那皇帝還是敢去一戰的。
別問,問就是柿子挑軟的捏。
沒看到圣格蘭帝國的城鎮,那么脆,和紙糊一樣,一個城墻不到四米,十萬大軍說投降就投降。
這么菜。
由不得皇帝膽子變大,敢打了。
而后,韓羽又向皇帝述說了計謀。
建議表面上派人和圣格蘭帝國那邊商談俘虜的事情,背地里讓皇帝日里休息,夜間行軍,奇襲都城。
玩一出明修淺道,暗度陳倉。
皇帝聞言,也是欣然應允了,有計謀當然是好的,總比一個勁莽過去的好。
雖然他感覺,就圣格蘭帝國那個玩意……不用計謀也能打得過,但是有計謀總是好的。
至少檔次上就不一樣了。
有計謀,這不是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么。
直接莽就不太好聽了。
搞得和莽夫一樣。
他皇帝是這種人?
明顯他皇帝就不是莽夫,而是用計謀的人。
一切計謀與行軍路線盡皆敲定。
只等時機到,皇帝就可以親自率領五千騎兵奇襲圣格蘭帝國都城了。
……
在過去了數日之后。
大唐派來的那幾名先前的將領俘虜,也被派到了圣格蘭帝國都城中來,與之商議俘虜交換物資的事情。
圣格蘭帝國都城的那些貴族,得知了大唐使者到來,也是匆忙迎接了大唐的這幾位將領。
大唐對于圣格蘭帝國來說,如今的威懾力,無疑和核彈一般。
要知道,如今的圣格蘭帝國,被大唐帝國打得連連敗退,城鎮都丟失了上百座。
在圣格蘭帝國大帝不在的時代。
貴族便是一切。
而貴族面對大唐帝國的兵鋒,完全沒有任何抵御辦法,只能眼睜睜看著大唐帝國兵鋒逼來,怎么能不慌。
如今看到大唐使者到來,跟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恨不得把一切最好的,都給這些大唐使者,想要讓大唐帝國制住兵鋒,不要再進攻。
現在這幫貴族,已經渾然沒有了,說什么割讓一個地區給大唐的想法了。
他們只想盡快平息大唐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