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兵力不足,使得進攻受阻,哪怕一度打到遠征軍總指揮部面前不足十天路程,但最終還是沒能對遠征軍總指揮部造成有效威脅。
而現在,當劉浩完成自己戰區的整合之后,自然更會將這個戰術徹底的執行到底!
五百億蟲群單位!
是的,就是五百億蟲群單位,而且,這五百億蟲群單位還全部都是由空中單位組成,至于地面蟲群,還并沒有派遣。
這就是劉浩給遠征軍總部準備的蟲海!
而這五百億蟲群單位,劉浩又是劃分成五百個戰斗兵團。
由諾娃的小文明參謀部設立總參謀部規劃全局,又是在每個戰斗兵團,設立至少五個精英參謀,以及五名能力比較顯著的掌控者聯合指揮。
這還不算,更多的來自小文明的參謀們,聯合其他掌控者,直接充當著中下層指揮。
由小文明參謀部的那些參謀,新融合進劉浩蟲群的那些掌控者,以及腦蟲和眼蟲。
在諾娃的統一安排之下,劉浩在極短時間,便是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指揮體系。
不夠,劉浩十分清楚,自己對于這樣規模的戰斗指揮能力還是不夠的,所以并沒有親自指揮,也沒有任命任何一個總指揮,而是以小文明參謀部作為最高指揮。
這樣做,可能會因為意見不統一造成戰術時間上的延緩,但畢竟,有劉浩在,不管什么樣的爭論,實在不能解決,直接匯報給劉浩,再由劉浩拍板,那么整個蟲群就會立刻執行。
所以使得這戰術時間延緩對于戰斗的影響,其實并不算很大。
而這五百萬蟲群,便是劉浩給遠征軍總指揮部準備的大禮!
……
遠征軍前哨基地內,其實馮璐等一眾遠征軍高層,都注意到了蟲群的變化,可是他們卻并不太懂蟲群這樣的變化究竟代表什么。
他們雖然知道,蟲群開始快速聚集,很明顯是在為反攻做準備,可他們卻并不清楚,他們即將迎來的蟲群反攻,是何等的恐怖。
這并不怪遠征軍無知,畢竟,遠征軍手里掌握的蟲群資料已經算是老古董了。
而且,就算是這些資料,對于蟲群的戰術有所研究,卻也不可能真正掌握蟲海戰術的精髓。
遠征軍掌握的資料算是全面的,但畢竟,卻已經落伍了。
更何況,種族不同,那么對于戰術的理解,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距。
蟲群突然的瘋狂攻擊,因為準備得不充分,以及情報不充足,遠征軍難免在戰略布置上會有所偏差,從而直接影響到整個戰局!
遠征軍戰艦的建造可不比蟲群,蟲群只要是有資源,幾天就能孵化一大波出來。
唯一需要的也不過就是蛋白質,但不管是從戰場回收,還是消滅小文明,甚至萬不得已,就算啃食荒蕪星球,蟲群那強大的生物科技,還就能夠將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轉換為蛋白質。
可是遠征軍的戰艦的建造,隨便一艘下來就得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礦物資源的開采和提取,更不是說弄到就能弄到的。
遠征軍開采礦石的資源艦隊,現在可以說是到處在尋找礦物資源,這就是一個極大的差別了。
遠征軍的技術優勢在于機器人和克隆技術的使用,使得他們的士兵不擔心損失,士氣高昂的同時,也能夠使得每一個士兵都是精英級別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