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軍恐怕是想通過對于這些基因庫的解讀,研究出針對蟲群的新戰術。
只可惜,遠征軍還沒來得及研究出個結果,卻是白白便宜了劉浩。
不過,得到這些基因庫,并不代表劉浩就能夠增加新的蟲群單位。
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能這么做。
畢竟,蟲群已經形成了嚴格的體系,每一種蟲群單位,都有著自己的位置。
哪怕只是新加入一種蟲群單位,甚至就容易將這個體系打破。
到時候重新規劃戰術,以及研究戰場上新蟲群的戰斗位置,這可都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完成的。
甚至于,稍微不注意,還可能引起混亂。
再說了,就算是開發出新的蟲群單位,那也是需要孵化出來,才能形成戰斗力的。
可如果孵化少了,一點用處都沒有,孵化多了,誰知道新單位的戰斗力究竟如何,所以,那還不如干脆不去弄新蟲群。
只是利用這些基因庫,對現在有的蟲群做出一些升級也就可以了。
進化,永遠是蟲群的主旋律。
但同時,進化,卻也是限制蟲群發展的最大因素。
畢竟,蟲群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隨便來幾個基因庫,就能對蟲群進行改造的。
哪怕只是跳蟲,想要進行升級,那也需要極為合適的基因庫才行。
畢竟,蟲群的單位,并不是說憑空融合出來就可以了,這里面還涉及到了很多的問題。
最基礎的,資源消耗問題,是不是可以只通過蛋白質,精華,晶體礦或者氣體礦就能孵化。
每種資源消耗量又是多少,這就是需要考慮的。
比如說一種單位,計算出來消耗的晶體礦太多,與其戰斗力或者說在蟲群的位置不符合,那恐怕就是白搭了。
因為對于蟲群而言,一次孵化,那數量就是極為恐怖的,你一個單位浪費一點資源,一萬單位可就是一萬資源。
累計起來,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再者,如果一個新單位在孵化的時候需要一些基礎資源之外的資源,比如說,某種微量元素。
這個單位戰斗力比較強悍,那么或許還值得去為了這個單位專門尋找資源,可要是戰斗力不夠,卻還要專門去準備某種資源,那就得不償失了。
當然,這還只是最基本的。
再說孵化的問題,蟲群單位,大部分都是通過幼蟲孵化出來的。
之所以需要用幼蟲孵化,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大批量的暴兵。
如果新單位不能和幼蟲基因庫融合,不能通過幼蟲孵化,那么這單位也就失去了大批量孵化的可能,這單位的價值,自然也就不高了。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很多原因。
總而言之,蟲群單位的孵化,并不是說想怎么弄就能怎么弄的,這里面涉及到的問題還是很多的。
劉浩作為蟲群的掌控者,那么自然,必須考慮到這些問題。
當然,現在有了這么多的新基因庫,劉浩倒是可以考慮,重新研究一種新的幼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