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落到十名之后的班級隊伍,每向下一名,則將減少十學分,直至變成零。
這種情況不是沒有發生過,但是很少,十年內可能都沒有一支自主參戰的隊伍能做到。
畢竟,年終考核也關乎老師自己的利益,不會胡亂選擇班級代表,學生也不會任由老師亂來。
二年級往上,每個班都至少一半的職業者,有些學生的實力甚至能超過老師。
在這個實力為尊的世界,老師可沒有那么高的權威。
職業者的實力都體現在一拳一腳中,幾乎不存在懷才不遇的情況。十名之外,有遺落之珠的可能性太小了。
就算偶爾有那么一兩個,打敗班級隊伍的可能性也不大。
另外,和賽制也有關。
團體賽第一輪一般是單循環賽,每支隊伍和其他隊伍交戰一次,選取積分最高的十支,進入下一輪。
這就避免了因運氣太差,而被淘汰的可能。自然也不可能單純地憑借運氣,進入下一輪。
而且,比賽采用的是“車輪戰”模式,五個主力輪流上場,失敗、或者主動認輸者下場,否則就可以一直打下去。
最后還留在擂臺上的,就是勝利者。
說白了,這種模式依然非常推崇個人武力,如果有一個人極端強大,甚至可以一穿五。
就算一穿二、一穿三也將為隊伍帶來極大的優勢。
都是一階、都能算天才的情況下,彼此間的差距并沒有特別大,以逸待勞者,戰勝消耗了大量體力者的概率大大增加。
密集的比賽不僅僅是對實力的考驗,也是對體力的巨大考驗,還要考慮到受傷的可能。
所以替補的存在尤為重要。
一個人可以成為英雄,但團體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每一年都有人在這個賽場上一飛沖天,也有更多的人一敗涂地,黯然心傷。
這就是天道學院一年一度最熱鬧、最重要、最殘酷的時刻。
在劉晨陽殺死蕭星云后的第三天,今年的年終考核正式拉開帷幕!
……
不過,暫時來說,和劉晨陽他們還沒什么關系。
因為場地有限,四個年級的考核并非同時進行,而是由低到高,依次進行。
而個人賽和團體賽間,則是團體賽在先,個人賽在后。
也就是說,現在進行的是一年級的團體賽。
每個班級連十個,甚至五個職業者都湊不出來的團體賽連觀賞的價值都沒有。
一年級的比賽是最不受重視的,往往也是進行的最快的。
不過,雖然還沒到比賽的時候,二年級也有自己的工作。
天道學院的潛規則,上一級開始比賽后,開始進行班級內部選拔。
這是為了讓所有人的實力提升到極限。
畢竟,學會一門技能,實力可能就會發生一段飆升。
而劉晨陽也面臨著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