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一輩子,不認識幾個字,吃虧大了,不想兒子也這樣,可偏偏,他兒子不爭氣,要不然砸鍋賣鐵也要供他去學堂的。
不求以后能考個狀元,只要能識文斷字就好,以后也能在鎮子上找個體面的生計。
而不用像他們如今這也,祖祖輩輩靠天吃飯,真要遇到旱災或者澇災,一年都沒什么收成,只能靠以前的積蓄勉強裹腹。
“讀書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那些做官的,哪一個不是讀書人,不僅識文斷字,還能吟詩作畫,最后能有幾個善終的?”
趙小歡笑呵呵的開導農戶,大多數讀書人,最開始的時候,其實都有滿腔抱負,想要讀書為官,治理天下。
可最終,世俗的朝堂就是一個大染缸,總是能磨掉這些讀書人最初的宏圖壯志,讓他們內心蒙塵。
這也是歷朝歷代興衰的根源所在。
當然,入朝如此,可真目不識丁,自是免去了入朝為官可能招來的災禍,可百姓之難,甚至尤為圣之。
當今朝廷還算賢明,所以百姓的日子過的倒是不錯,最起碼豐衣足食,少有餓死之人。
“還是小道長你會說話。”
“要不是你這番話,等干完活回去,我非打俺家那娃幾棍子不可,整天就知道下河抓魚,上樹抓鳥,農活都不知道來干。”
背著鋤頭的農戶嘿嘿笑著。
微微搖了搖頭,趙小歡心里暗自慶幸,幸虧他多說了這幾句安慰的要,要不然,恐怕他還被記恨了。
云霧山最近的鎮子,也要十幾里的山路。
不過,山路雖然崎嶇,可也算是平坦,而且村子里也有去鎮子上辦事的。
趙小歡搭了一輛牛車,晃悠悠的去了鎮子上。
白云悠悠,趙小歡躺在牛車上,思緒飄蕩。
求仙路,并非是要不停的所謂修煉,更多的,其實修的是心境,心境若是足了,悟了,自會更進一步。
這也是頓悟和白日飛升的由來。
并非修煉不重要,而是修煉只是修行的一部分,不用真的整日閉關,所謂的閉關,其實都是在參悟妙法。
最起碼趙小歡現在不用閉關,黃庭經在他識海內沉浮,其上內容如潺潺小溪一般,在他心間流轉,哪怕他不主動去感悟,這些妙法也會于他心間流過,這也算是一心二用之術。
且,黃庭經神妙無比,沉浮之時,有仙靈之氣散發,讓趙小歡根本就不用為所謂的修行道行而憂愁。
在他想來,有黃庭經在他識海內沉浮,堪比在那些洞天福地中閉關修行還要快上幾分。
哪怕他一言一行之時,都會增加他的道行,增加他的感悟,此絕對是仙緣當中的仙緣。
這黃庭經之事,更是絕不能吐出半個字的,若不然,絕對會招來殺身之禍,仙人也有七情六欲,仙人也會為了至寶而爭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