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把人給挖走,段啟銳首先要跟人家混熟了,摸清楚那些人的脾性喜好。
這個時間,起碼得三五個月吧。
也就是說,這段時間,他得一直呆在寧海這邊,找機會接觸上這些人,跟他們混熟了之后,再把人給挖走。
雖然時間長了點,云州那邊的業務可能會有些耽擱,但是段啟銳還是覺得很值。
首先,紅林的這些人,不敢說都挖到天潤去,但陳偉那邊肯定會相中幾個的。
陳偉可是一個出手闊綽的老板,先不說覃飛,就算是張丹萍和王旭東兩個,段啟銳就掙了一大筆。覃飛這邊,陳偉更是承諾給他五百萬!
這樣闊綽的老板,段啟銳當然愿意繼續跟他合作了,哪怕只給陳偉挖過去一個人,陳偉也不會虧了他。
其次,紅林的核心人員,那肯定都是業內頂尖人才了。
紅林可是國內實力排名前十的私募投資公司,能在紅林做到部門經理的人,能力方面絕對沒的說。
這樣的人,就算天潤那邊用不著,段啟銳也可以用來充實自己的人才庫,到時候隨便介紹到哪家投資公司去,他都能賺一筆。
最后一點,段啟銳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將公司業務擴展到寧海這邊來。
云州畢竟只是一個二線城市,各方面跟寧海比都差遠了。
段啟銳的公司在云州已經算是最大的了,業務范圍也擴展到了周邊其他幾個城市,底下員工幾十位,可是辛辛苦苦一年下來,能剩個百八十萬的就很好了,甚至有幾年,他這個老板掙的還不如手底下的員工多。
只能說,云州那邊的獵頭需求太少,絕大多數的公司老總,還是不太舍得去花幾萬塊錢招聘一個人的。加上云州那邊的工資普遍也低,年薪五十萬的都很少,一些企業高管,年薪也不過二三十萬。
年薪低,自然獵頭的傭金就低,這也是他收入不高的一個原因。
但是寧海這邊就不一樣了。
作為全國經濟中心,寧海這邊匯聚了好多頂尖大公司,也匯聚好多頂尖人才。
而且這邊對于獵頭的接受程度也高,不論是公司還是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有獵頭需求,就算短時間沒需求,也會跟獵頭保持一定的聯系,方便以后用得著。
段啟銳也早就想將業務拓展到寧海這邊了,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云州距離寧海太遠了,他在寧海這邊,也沒太多的關系渠道,貿然過來,很難開展業務。
但是現在,有了盧文靜在暗中幫他牽線搭橋,他就可以趁機跟紅林的這幫人搭上關系,混個臉熟。
之后,陳偉需要的,他就幫著介紹到天潤那邊,不需要的,他就加入自己的人才儲備庫中。下一步,他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去跟寧海這邊的一些大公司接觸了。
紅林的這幫人,可以說都是頂尖人才,一定會有大公司對這些人感興趣的。
而只要跟寧海的這些大公司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合作,那接下來的合作,也就順理成章了。
所以,段啟銳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覃飛的請求,準備在寧海這邊多呆一段時間,花點心思,撬紅林的墻根了。